-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顶结(dǐng jié)的意思:指事物达到高度或顶点,无法再进一步发展或提高。
东菑(dōng zī)的意思:指在东方的菑田,比喻在东方偏僻地方的荒地或贫瘠之地。
高顶(gāo dǐng)的意思:高耸的顶部
归伏(guī fú)的意思:指被征服或被制服。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松花(sōng huā)的意思:指松树上的花朵,比喻美好的事物。
素月(sù yuè)的意思:指明亮而洁白的月亮,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我师(wǒ shī)的意思:指自己的老师或师长。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引水(yǐn shuǐ)的意思:引导水流,比喻引导事物的发展或转变。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送残僧》。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一位即将遁入山林的僧人的情景,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首句“送君归伏鹿,高顶结茅茨”描绘了僧人归隐的场景,以“伏鹿”象征隐居之地的幽静与自然,高高的山顶上搭建的茅屋,预示着僧人将在此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
“大道今宜隐,青山是我师”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认同与敬仰,认为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隐居山林才是最接近真理的道路,而青山则成为了僧人的老师,象征着自然界的智慧与教诲。
“开林通素月,引水绕东菑”描绘了僧人归隐后的生活环境,通过“开林”和“引水”的动作,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素月映照下的树林显得格外宁静,而水流环绕的田地则充满了生机。
最后,“客问无生旨,松花折一枝”则是诗人借他人之口,表达了对僧人生活哲学的不解与好奇,同时也暗示了僧人所追求的“无生”境界,即超越生死,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诗人通过折下一枝松花的动作,既是对僧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模仿,也是对其精神追求的一种致敬。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