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郑过斋诗话因忆林白庵林宦途近五老峰故以仙况之》
《与郑过斋诗话因忆林白庵林宦途近五老峰故以仙况之》全文
明 / 陶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忆汝仙人白兔公,双凫踪迹飞鸿

诗囊尽纳匡庐月,归散江门夕钓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兔(bái tù)的意思:白色的兔子。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机会。

飞鸿(fēi hóng)的意思:指雄鹰飞翔的姿态,形容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人。

江门(jiāng mé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热闹的地方。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诗囊(shī náng)的意思:指能够装载诗句的袋子,比喻人的才情或学识。

双凫(shuāng fú)的意思:指夫妻恩爱、相互依偎的样子。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白兔公(bái tù gōng)的意思:指无故背叛、不忠诚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友情的深沉与美好。

首句“忆汝仙人白兔公”,以“仙人”和“白兔公”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尊敬与仰慕之情。“白兔公”可能寓指友人的某种特质或身份,而“仙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特质的超凡脱俗。接着,“双凫踪迹寄飞鸿”一句,运用了“双凫”(野鸭)和“飞鸿”(大雁)的意象,象征着友人行踪的飘逸与自由,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飞鸿传书般跨越时空。

“诗囊尽纳匡庐月”,“诗囊”代表了诗人收集灵感与情感的工具,这里巧妙地将友人的行踪与自然美景相联系,通过“匡庐月”(庐山之月)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了友人行迹的广阔与深远。最后,“归散江门夕钓中”一句,以“江门”(可能指江边或海边的某处)和“夕钓”(傍晚垂钓)为场景,描绘了友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向往与羡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赞美,以及对美好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陶益

陶益
朝代:明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感秋和张文潜·其一

汎汎河中舟,莫系河上柳。

君看道傍叶,行人一挥手。

枝条旦旦空,颜色何可久。

坐恐霜霰繁,诸媚归一朽。

我有千丈松,亭亭不可揉。

生在孤峰上,独与云霞偶。

群形靡且纷,不与较妍丑。

群动日夜驰,而以静为守。

守松者为谁,白发无憾叟。

蓬蒿可蔽身,糟糠可糊口。

言者寓于诗,默者寓于酒。

谁知杯酌閒,便是无何有。

念子于我深,我于子亦厚。

记我守松篇,行行重回首。

(0)

和傅钦之见寄

至道潜心信有功,目前超悟忽圆通。

三身不在诸尘外,万象全归一照中。

念绝去来随处乐,法无取舍自然空。

护持雅属当仁力,枉问麻阳懒钝翁。

(0)

致斋太常寺以杖画地成二首·其二

杖藤为笔沙为纸,閒立庭前试草书。

无奈春风犹掣肘,等閒撩乱入衣裾。

(0)

中秋望月

中秋自昔赏金波,爽气初凝暑顿过。

风雨定时看有数,楼台高处得偏多。

正怜白发宜相照,不为衰颜惜暂酡。

愿假长绳留玉兔,望舒能与倩夸娥。

(0)

将游吴中寄原父

久宦减仲产,行歌非五噫。

归来问长铗,习水看吴儿。

弱丧殊可恨,傥来今自知。

江山不我厌,有意卜居之。

(0)

日晚步过孙监丞

夕阳喧鸟雀,幽径入蓬蒿。

于此兴不浅,行吟殊未劳。

市朝移俗态,麋鹿共吾曹。

稍稍钟声暝,林梢白月高。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