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磨石》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重的画面,通过“独立俯群峰,千秋不改色”两句,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以“独立”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出一位独自站立于山巅的人物形象,他俯瞰着脚下连绵起伏的群峰,展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感。接着,“千秋不改色”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的永恒性,仿佛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景色依旧如初,没有丝毫改变。
后两句“何似少林师,千年面一壁”,将画面引向了佛教文化中的象征——少林寺的僧侣。这里以“少林师”比喻那位独立山巅的人物,暗示其内心如同千年面壁的僧人一般,面对着内心的挑战与修行,不为外界所动。这种比喻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赋予了作品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和对内在世界的深刻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富有哲思的场景,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坚守内心世界的精神境界的赞美和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双燕离
白杨花发春正美,黄鹄帘垂低燕子。
双去复双来,将雏成旧垒。
秋风忽夜起,相呼度江水。
风高江浪危,拆散东西飞。
红径紫陌芳情断,朱户琼窗旅梦违。
憔悴卫佳人,年年愁独归。
沁园春
人物渺然,蕙兰椒艾,孰臭孰香。
昔尹公和靖,与龟山老,虽同名节,却异行藏。
尹在当年,深居养道,亲见兵戈兴洛阳。
杨虽出,又何畀于蔡,何救于章。公今为尹为杨。
这一著须平心较量。
正南洲潢弄,西淮鼎沸,廷绅噤舌,举国如狂。
招鹤亭前,居然高卧,许大乾坤谁主张。
公须起,要擎天一柱,支架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