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长公(cháng gōng)的意思:指在公共场合长时间待着,不肯离开。
骢马(cōng mǎ)的意思:指一匹骑乘的好马。
丹梯(dān tī)的意思:指困难重重,艰险陡峭的路途。
洞穿(dòng chuān)的意思:指透彻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洞悉事物的真相。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公暇(gōng xiá)的意思:公共的休息时间或假期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马道(mǎ dào)的意思:指马匹奔驰的道路,比喻事物发展迅速、势头强劲。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寻花(xún huā)的意思:寻找美丽的女子
羽翼(yǔ yì)的意思:指给予某人或某事力量、支持或帮助,使其有所发展或进步。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竹径(zhú jìng)的意思:指狭窄而幽静的小径。
寻花问柳(xún huā wèn liǔ)的意思:指男子游玩时寻找美丽的花朵和婀娜多姿的柳树,也可用来形容男子对女性的追求。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湖的雅致画卷。首句“寻花问柳傍湖西”,以“寻”、“问”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好奇与探索之心,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日场景中。接着,“公暇何妨客共携”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态度,也暗示了与友人共享这份美好时光的情趣。
“柳色晴娇骢马道,花香春砌长公堤”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春光明媚、柳绿花红的画面。柳色在晴空下显得格外娇嫩,与行进中的骢马形成和谐的对比;而花香则随着春风飘散在长堤之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洞穿竹径高低合,人似桃源咫尺迷”进一步渲染了诗境的幽静与神秘。竹径蜿蜒,高低错落,仿佛通向一个隐秘的世界;而置身其中的人,如同误入桃花源,迷失于这美妙的景致之中,体验着远离尘嚣的宁静与愉悦。
最后,“自有丹梯生羽翼,不须僧话證菩提”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向往。丹梯象征着通往更高层次的精神之路,羽翼则寓意着自由飞翔的灵魂。诗人认为,无需借助外在的教义或仪式,内心的觉醒与成长便能引领自己达到心灵的升华,实现自我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