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送 三 兄 唐 /白 居 易 少 年 曾 管 二 千 兵 ,昼 听 笙 歌 夜 斫 营 。自 反 丘 园 头 尽 白 ,每 逢 旗 鼓 眼 犹 明 。杭 州 暮 醉 连 床 卧 ,吴 郡 春 游 并 马 行 。自 愧 阿 连 官 职 慢 ,只 教 兄 作 使 君 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连(ā lián)的意思:指人不肯坚守原则,随波逐流,没有主见。
春游(chūn yóu)的意思:春天时节外出游玩。
官职(guān zhí)的意思:指担任官员的职位或职务。
杭州(háng zhōu)的意思:指某种特定的感受或体验,通常与杭州的美景、美食、文化等相关。
连床(lián chuáng)的意思:指夫妻共同睡在一张床上,形容夫妻感情深厚、恩爱和睦。
马行(mǎ xíng)的意思:指行动迅速,速度快。
每逢(měi féng)的意思:每逢表示每当、每次,常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频率。
旗鼓(qí gǔ)的意思:形容战争或竞争激烈,双方势均力敌。
千兵(qiān bīng)的意思:指军队众多,数量庞大。
丘园(qiū yuán)的意思:指智慧高深、学识渊博的人。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园头(yuá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起始或开始的地方。
只教(zhī jiào)的意思:
(1).只使。 后蜀 毛熙震 《河满子》词:“相望只教添悵恨,整鬟时见纤琼。”
(2).只要。《朱子语类》卷一一八:“先生笑曰:‘早间一服术附汤,午后又一服清凉散。’復正色云:‘只教读诗书便好。’” 郁达夫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只教你能保持你现在的这种纯洁的精神,只教你能有如现在想进大学读书一样的精神来宣传你的理想,难保你所属的一师一旅,不为你所感化。”斫营(zhuó yíng)的意思:指攻破敌军营寨。
自反(zì fǎn)的意思:指自己反思自己,自我检讨和批评。
- 注释
- 少年:指青年时期。
管:统领。
二千兵:泛指众多士兵。
昼听:白天听。
笙歌:泛指音乐。
斫营:规划、建设军营。
丘园:代指田园生活。
头尽白:头发全白,形容年老。
旗鼓:旗帜和鼓,古代战争中的信号。
眼犹明: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杭州:地名,古代的杭州。
连床卧:与人共榻而眠,形容关系亲密。
吴郡: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春游:春天出游。
并马行:骑马并行。
阿连:诗人自谦之词,指自己。
官职慢:官职低微。
使君兄:使君是对刺史的尊称,这里指诗人的兄长。
- 翻译
- 年轻时曾经统领两千兵马,白天欣赏音乐夜晚规划军营。
年老归隐田园头发已白,但每当看到旗帜鼓角眼睛仍明亮。
在杭州时醉酒与人共榻而眠,吴郡春游时与人并马同行。
我惭愧自己官职低微,只能让兄长做刺史这样的大官。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奉送三兄》。通过这短暂而充满力量的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往昔英勇岁月的回忆,以及对于现实生活中兄弟情谊的深厚表达。
"少年曾管二千兵,昼听笙歌夜斫营。"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年轻时期的军事生涯,那时候他统领两千士兵,在白天里伴随着军中乐声,夜晚则是攻破敌营的英勇场景。这里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雄才大略。
"自反丘园头尽白, 每逢旗鼓眼犹明。" 随后,这两句转而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回望。当诗人退隐至家乡的丘园,头发已经全白,但每当听到军中的旗帜与战鼓声响,他的眼中依然闪烁着当年的明亮。这两句流露出的是时间带来的沧桑巨变以及对过往勇猛生涯的怀念。
"杭州暮醉连床卧,吴郡春游并马行。"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杭州夜晚饮酒至酣醉,沉睡于连床之上;而在吴郡春天时,则与兄弟并骑马行走的温馨场景。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家庭和亲情的珍视。
"自愧阿连官职慢, 只教兄作使君兄。"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意,他觉得自己在仕途上的进展缓慢,而希望他的兄弟能够成为尊贵的使臣。这不仅是对兄弟的期望,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亲情深厚的情感投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现实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勾勒出了一个充满力量与温情的人生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希旦喜雨
骄阳挟酷暑,何啻虎而翼。
高田土可筛,况乃耕与殖。
风伯真可讼,云合吹复拆。
那知下土民,糟粕配橡实。
古佛栖岩隈,旱沴岂吾责。
应缘贤令尹,闵雨丐法力。
积阴暝山谷,流润凄几格。
朝来贺客散,置酒浣愁疾。
古诗成云外,险句动潜蛰。
旋看蓑笠出,竞喜沟浍溢。
谁言令与佛,念我一何悉。
嗟我困蒿藜,最觉民可恤。
何当问牛喘,免使诉鱼失。
九关虎豹守,怀此欲安适。
谁哉此心同,吾饱将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