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中那识汝,尽道雪花深。
小腊频催暖,应知造化心。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化心(huà xīn)的意思:改变态度,转变心意。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朔气(shuò qì)的意思:指初冬时节的寒气。
雪花(xuě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独特、繁多、丰富多样。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这首诗描绘了霜雪覆盖下的荒蛮之地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与深沉的情感。
首句“蛮中那识汝,尽道雪花深”以疑问的口吻,表达了对这片荒蛮之地的陌生感,同时通过“尽道雪花深”描绘了这里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寒冷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白露凝千里,苍烟只一林”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冷与辽阔。白露在寒冷的天气下凝结成霜,覆盖了千里的大地;而远处的烟雾缭绕,只有一片树林清晰可见,这种对比凸显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孤寂。
“南风冰欲合,朔气日相侵”则描述了风向的变化与气温的降低。南风带来的是即将冻结的冰霜,而北方的寒气则不断侵袭,强调了环境的恶劣与不可预测性。
最后,“小腊频催暖,应知造化心”表达了对自然循环的理解与敬畏。小腊(农历十二月)的频繁到来预示着温暖的回归,暗示着自然界的力量与和谐,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和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霜雪覆盖下的荒蛮之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严酷,以及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敬畏之心。
尘埃奔走尚飘蓬,想听庵头老柏风。
会向天阶乞衰晚,住庵长作主人翁。
非复三五少年日,把酒偿春颊生红。
白鸥入群颇相委,不谓惊起来宾鸿。
千里追奔两蜗角,百年得意大槐宫。
空余祗夜数行墨,不见伽朵一臂风。
俗眼只如当日白,我颜非复向来红。
浮生不作游丝上,即在尘沙逐转蓬。
岁行辛巳建中年,诸公起废自林泉。
王师侧闻陛下圣,抱琴欲奏南风弦。
孤臣蒙恩已三命,望尧如日开金镜。
但忧衰疾不敢前,眼前黑花耳闻磬。
岂如道人山绕门,开轩友此岁寒君。
能来作诗赏劲节,家有晓事扬子云。
箨龙森森新间旧,父翁老苍孙子秀。
但知战胜得道肥,莫问无肉令人瘦。
是师胸中抱明月,醉翁不死起自说。
竹影生凉到屋椽,此声可听不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