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咸去已远,那辨凶与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惨慄(cǎn lì)的意思:极度恐惧或惊慌失措
得非(de fēi)的意思:表示肯定或否定的程度非常大,强调事物的真实与否。
陡然(dǒu rán)的意思:突然、忽然。
霏微(fēi wēi)的意思:形容气象或事物微弱、稀疏。
非人(fēi rén)的意思:指行为残忍、不人道的人。
甫尔(fǔ ěr)的意思:刚刚,刚才,刚开始。
化工(huà gōng)的意思:化学与工程的结合,指化学工程或化学工业。
季秋(jì qiū)的意思:指秋季的季节。也用来形容事物发展到最后阶段或末尾。
惊雷(jīng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令人惊讶的事件或消息。
强半(qiáng bàn)的意思:指在一对相似的人或事物中,一个更强、更好的一方。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日间(rì jiān)的意思:白天,指阳光下的时间段。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霜降(shuāng jiàng)的意思:霜降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季进一步深入,天气渐冷,霜冻开始出现。在成语中,霜降常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了最后阶段。
填然(tián rá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中的词句贴切生动,使人感到真实而有力。
巫咸(wū xiá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轻重缓急相对均匀,不偏不倚。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淅沥(xī lì)的意思:形容细小、细微的声音。
夏令(xià lìng)的意思:指夏季的时候。
相入(xiāng rù)的意思:相互融入,相互交融。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应律(yìng lǜ)的意思:遵守规律,按照法度行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诗人王鏊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霜降前后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从初秋的阴冷到突然的雷鸣,再到转瞬即至的降雪,展现了自然界中阴阳交合、寒暑更替的规律。
诗中“顽阴十日间,陡觉寒慄”描绘了连续阴天后,人们感受到的突然加剧的寒冷。接着,“填然忽惊雷,百虫破新蛰”一句,生动地描述了雷声乍起,打破了昆虫们冬眠的状态,预示着季节的转换。随后,“雷声甫尔收,雪势陡然急”则展示了天气的快速转变,从雷鸣到降雪,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霏微晓方晴,淅沥暮仍密”描绘了清晨的短暂晴朗和傍晚的持续阴雨,体现了天气的复杂多变。最后,“吾闻阴阳交,寒暑不相入。如何冬夏令,并在秋之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思考,以及对气候变化难以预测的感慨。
“得非人事乖,无乃化工忒。”则进一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暗示了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最后一句“巫咸去已远,那辨凶与吉。”则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怀念,以及对现代人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变化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洞察力,以及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