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雨·其二》
《四月雨·其二》全文
清 / 林旭   形式: 古风

江南雨熟梅初黄,淮北雨冷川涨长。

人言日发二三尺,盐船衔尾还两塘。

故园大水年年汹,昔日儿童那知恐。

夜半官河浸入庭,起抱花盆垫书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水(dà shuǐ)的意思:指洪水泛滥或大规模的水灾。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官河(gu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或地方政府派出的官员在治理民生、发展经济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花盆(huā pén)的意思:比喻人的才能或品质埋没在无足轻重的角色或环境中,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淮北(huái běi)的意思:指北方或淮河以北的地方。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衔尾(xián wěi)的意思:指为了追求权势地位而勾结在一起。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与淮北四月雨季的不同景象,以及诗人对故乡洪水频发的感慨。首句“江南雨熟梅初黄”,以江南梅雨季节为背景,点明了时节特征,梅子成熟,预示着雨水丰沛。接着“淮北雨冷川涨长”对比描绘淮北地区,雨水虽冷但同样使得河流水位上涨,展现了南北气候差异。

“人言日发二三尺”,描述的是雨水对土地的影响,日积月累,地面积水逐渐增高。“盐船衔尾还两塘”,则通过盐船的形象,形象地表现了雨水带来的积水现象,船只在水中排成一列,仿佛回到了两个水塘,生动地描绘了水势之盛。

后两句“故园大水年年汹,昔日儿童那知恐”,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洪水频发的深切忧虑和感慨。故乡年年洪水汹涌,而当年的孩童们或许未曾经历过这样的恐惧,暗示了洪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

最后一句“夜半官河浸入庭,起抱花盆垫书笼”,则是诗人深夜所见情景的描写。官河(官方管理的河流)水位上涨,甚至淹进了庭院,诗人起身抱起花盆,用以防止雨水浸泡到室内,同时将书笼垫高,保护书籍不受水害。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应对措施,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对家园安全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对家乡命运的深深忧虑,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林旭

林旭
朝代:清

(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光绪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倡闽学会,又助康有为开保国会。百日维新间,与谭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衔入军机,参与新政。政变起,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轩诗集》。
猜你喜欢

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

东林期隐吏,日月为虚盈。

远望浮云隔,空怜定水清。

逍遥方外侣,荏苒府中情。

渐听寒鞞发,渊渊在郡城。

(0)

赠颜主簿

汉家仪礼盛,名教出诸颜。

更见尚书后,能文在子山。

(0)

题秦系山人丽句亭

独将诗教领诸生,但看青山不爱名。

满院竹声堪愈疾,乱床花片足忘情。

(0)

绝句

传闻天子访沈沦,万里怀书西入秦。

早知不用无媒客,恨别江南杨柳春。

(0)

南还寻草市宅诗

红颜辞巩洛,白首入轘辕。

乘春行故里,徐步采芳荪。

径毁悲求仲,林残忆巨源。

见桐犹识井,看柳尚知门。

花落空难遍,莺啼静易諠。

无人访语默,何处叙寒温。

百年独如此,伤心岂复论。

(0)

别袁昌州诗二首·其一

河梁望陇头,分手路悠悠。

徂年惊若电,别日欲成秋。

黄鹄飞飞远,青山去去愁。

不言云雨散,更似东西流。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