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音楼次大宗伯李老师韵》
《清音楼次大宗伯李老师韵》全文
明 / 卢兆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百尺清泉两岸峰,层峦终日有云封。

风前倚杖人疑鹤,涧底吹箫声作龙。

浪迹只应随故武,薄游何处仙踪

因此探奇赏,谁识深山赤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薄游(báo yóu)的意思:指人的行为轻浮,不稳定,无定性。

层峦(cé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层层叠嶂。

赤松(chì sōng)的意思:形容树木长得茂盛、繁荣。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浪迹(làng jì)的意思:指四处漂泊、流浪的生活状态。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探奇(tàn qí)的意思:探索神奇的事物或现象

仙踪(xiān zōng)的意思:指仙人所留下的痕迹或足迹。

倚杖(yǐ zhàng)的意思:用手扶着拐杖作为支撑,形容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

因此(yīn cǐ)的意思:因此表示根据前面所述的原因或情况,所以得出的结论或结果。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首句“百尺清泉两岸峰,层峦终日有云封”以“百尺清泉”和“两岸峰”勾勒出一幅山泉潺潺、峰峦叠嶂的画面,而“终日有云封”则为这幅画添上了几分神秘与静谧,仿佛是大自然在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接着,“风前倚杖人疑鹤,涧底吹箫声作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人与自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风中倚杖的行者,让人联想到仙鹤的轻盈与脱俗;而涧底吹箫的声音,仿佛化作了龙吟,既展现了音乐的美妙,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神秘。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画面,更蕴含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浪迹只应随故武,薄游何处问仙踪”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探索的渴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浪迹”与“薄游”分别体现了漫无目的的旅行与浅尝辄止的探索,而“随故武”与“问仙踪”则表达了对传统与神秘的尊重与追寻。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与表达。

最后,“不因此日探奇赏,谁识深山有赤松”点明了主题,强调了通过亲身经历与探索才能真正领略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这里的“赤松”可能象征着隐居的高士或自然界的某种奇迹,提醒读者,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美好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日常琐碎、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卢兆龙
朝代:明

卢兆龙,字本潜。香山(今中山市)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著有《桐封集》、《游五岳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光绪《香山县志》卷一三有传。
猜你喜欢

梦至深山二首·其二

曙色催啼鸟,晨霞隐隐红。

白云笼曲岸,翠柏倚遥峰。

依约清池月,飘摇远寺钟。

野花春满地,蜂舞绿阴中。

(0)

梦至深山二首·其一

一片烟霞里,群峰映碧天。

轻舟过层壑,飞鸟度前川。

野草迎春发,山猿傍树眠。

青松迷古道,系棹竹林边。

(0)

题谢孝子侍疾图

当年谢孝子,追述自玄孙。

至行堪坊表,披图见泪痕。

树萱勤护惜,尝药几寒温。

若得王祥配,乌衣古弟昆。

(0)

别留施云樵布衣

识君嗟已晚,何意又长行。

世乱艰谋食,才疏不好名。

风霜游子恨,诗酒故人情。

一水迢迢去,河梁涕泪倾。

(0)

秋柳四首·其二

脱叶凄凉糁玉尘,强扶残醉藉苔茵。

烟条莫绾相思结,坐上青衫是酒人。

(0)

宫词

月扇云衣静玉台,芙蓉殿阁闭苍苔。

青春却过容光减,犹道君王妙选才。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