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友安在哉,良思与之和。
《十月八日闻鸡鸣即起案上偶有陶集翻阅数诗有怀斯远三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寒缸:形容寒冷的夜,缸里的蜡烛已所剩无几。
烛馀膏:残烛的油。
破炉:破旧的炉子。
宿火:昨晚留下的火种。
懒复:懒得再。
布衾:棉被。
藜床:用藜草编织的简易床。
默坐:静静地坐着。
何为:做什么。
姑取:暂且拿。
陶诗课:陶渊明的诗歌作为学习内容。
友安在哉:我的朋友现在何处。
良思:深深的思考。
和:唱和,指作诗回应。
- 翻译
- 寒冷的夜晚,残烛的油已不多,破旧的炉子中还燃烧着昨晚的余烬。
懒得再铺开棉被睡觉,于是坐在简陋的藜木床上。
静静地坐着又能做什么呢?暂且以陶渊明的诗来当作功课。
我的朋友如今在哪里呢?深深地思考着,想要与他唱和一番。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后的场景,寒夜中残烛的烛油尚存,破旧的炉火微明。诗人感到慵懒,不愿再躺回布衾,而是选择坐在简陋的藜床上。他静静地坐着,思考着,决定以读陶渊明的诗来打发时间。诗人借此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希望能与他们一同分享诗歌的感悟。
诗中的“寒缸烛馀膏”形象地写出环境的清冷,“破炉明宿火”则透露出生活的简朴。诗人通过“懒复”、“遂作”等词语流露出内心的闲适与无奈。最后两句“我友安在哉,良思与之和”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想要与他们共同吟诗唱和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闲适而又怀人的情感世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