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清 明 日 宴 梅 道 士 房 唐 /孟 浩 然 林 卧 愁 春 尽 ,开 轩 览 物 华 。忽 逢 青 鸟 使 ,邀 入 赤 松 家 。丹 灶 初 开 火 ,仙 桃 正 发 花 。童 颜 若 可 驻 ,何 惜 醉 流 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赤松(chì sōng)的意思:形容树木长得茂盛、繁荣。
春尽(chūn jìn)的意思:春天结束,指时间过得很快,事物迅速消逝或终结。
发花(fā huā)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气质美丽动人。
金灶(jīn zào)的意思:比喻财富丰厚、生活富裕。
开轩(kāi xuān)的意思:开放窗户,指心胸开阔,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或意见。
开火(kāi huǒ)的意思:指开始战斗或发动攻击。
览物(lǎn wù)的意思:观察、察看物体。
流霞(liú xiá)的意思:指夕阳西下时,天空呈现出美丽绚丽的彩霞景象。
鸟使(niǎo shǐ)的意思:指能够驯养和驾驭鸟类,使其为自己所用的人。
青鸟(qīng niǎo)的意思:青鸟是指一种美丽的鸟类,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人或事物。
童颜(tóng yán)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大了,但脸上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容貌。
物华(wù huá)的意思:指物品华丽繁盛,形容事物美丽繁荣的样子。
仙桃(xiān tá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美味的食物。
青鸟使(qīng niǎo shǐ)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以超凡的能力和智慧,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 注释
- 梅道士:生平不详。
孟浩然有《寻梅道士》《梅道士水亭》等诗,可见梅道士当是隐居近邻。
林卧:林下高卧,指隐居。
开轩:一作“搴帷”。
物华:自然风光。
青鸟:据《汉武故事》载,西王母欲见汉武帝,先有青鸟飞来,后以青鸟比喻使者。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 ,三青鸟居之。
”郭璞注:“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
”这里指梅道士派人来请诗人赴宴。
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名。
《列仙传》谓:“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
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
”《汉书·张良传》:“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游耳。
”这里指梅道士。
金灶:指道家炼丹的丹炉。
王勃《秋日仙游观赠道士》:“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
”仙桃:《汉武帝内传》称西王母曾以玉盘承仙桃送汉武帝:“又命侍女更索桃果。
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
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
桃味甘美,口有盈味。
”这里借指梅道士家的桃树。
童颜:像儿童一样的容颜。
驻:保持.流霞:仙酒名。
王充《论衡》:河东项曼斯好道,去乡三年而反,曰:“去时,有数仙人将上天,离月数里而止,月之旁甚寒凄怆。
饥欲食,辄饮我流霞一杯,每饮辄数月不饥。
”这里借指梅道士宴上的酒。
- 注释2
1、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这里指梅道士。
2、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这里也指梅道士。
3、金灶:道家炼丹的炉灶。
4、仙桃:传说西王母曾以仙桃赠汉武帝,称此桃三千年才结实。
5、童颜两句:意谓如果仙酒真能使容颜不老,那就不惜一醉。流霞:仙酒名。李商
- 翻译
- 我高卧在山林,揭开帐子欣赏山中的自然美景。
忽然梅道士派人送来书信,邀我去他那里赴宴。
房里炼丹炉刚刚点起火,屋外桃花正灼灼盛开。
如果说饮此酒能永葆青春,那我一定一醉方休。
- 译文
高卧林下正愁着春光将尽,
掀开帘幕观赏景物的光华。
忽然遇见传递信件的使者,
原是赤松子邀我访问他家。
炼丹的金炉灶刚刚生起火,
院苑中的仙桃也正好开花。
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颜,
何惜醉饮返老还童的流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趣和对自然美好的感受。诗人通过对春天末了的哀愁、对花开物盛的观赏,展现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融入。
"林卧愁春尽"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即将过去的惆怅,而"开轩览物华"则显示出他对万物复苏景象的欣赏。这里的"卧"字用得甚妙,既形容了树木的姿态,也暗示着春意渐消之情。
"忽逢青鸟使"一句突然引入神话色彩,青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常见的仙鸟,它作为神秘使者出现,为诗人带来了通往仙界的邀请。"邀入赤松家"则进一步加深了仙境的氛围,赤松在道教中象征着长生不老。
接下来的两句"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描绘了一幅仙界风光,其中"丹灶"应指的是炼丹炉中初次点燃的火焰,而"仙桃"则是传说中的长生果实,这里它们都处于最佳状态,增添了仙境的神奇与诱惑。
最后两句"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享受。"童颜"指的是长保青春的面容,而"醉流霞"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醉酒之乐,悠然自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神仙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美好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