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敲林叶响疏窗。怕昏黄。又昏黄。
只觉暮寒,潜透薄绵裳。
断肠。漏偏长。墨几行。泪几行。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何限(hé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限度,无所不包
花灯(huā dēng)的意思: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指的是用彩纸、丝绸、竹子等制作的彩灯。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繁华热闹的场面或喜庆的气氛。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昏黄(hūn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线昏暗,色彩暗淡。
兼善(jiān shàn)的意思:兼具多种优点,便于通达。
偏长(piān cháng)的意思:超过正常长度或时间的长。
情怀(qíng huái)的意思:指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感情体验和情绪态度。
消瘦(xiāo shòu)的意思:指人体瘦弱、消瘦的样子。
雁鸿(yàn h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离别、相聚的情景。
银床(yín chuáng)的意思:指银子堆成的床,比喻富有的生活。
这首清代词作《江城梅花引》由张玉珍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思妇的画面。开篇“风敲林叶响疏窗”,以风声和落叶声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怕昏黄"三字,透露出主人公对昏暗环境的不安,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接下来,“只觉暮寒,潜透薄绵裳”写出了主人公感受到的深秋寒意,以及衣物的单薄无法抵挡的凄凉。"红飐疏花灯欲坠",通过描绘灯光摇曳、花朵稀疏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凄清。
“雁鸿远,一声声、唤断肠”借雁南飞的哀鸣,勾起了主人公无尽的离愁别绪。“断肠”二字反复出现,表达了极度的悲伤。随后,“漏偏长”则暗示时间的漫长,更添愁苦。
下片转而描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墨几行,泪几行”,她试图通过书写来排解情绪,但梦境中却始终无法见到心上人,只有“残月空梁”。这句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失落感。“何限情怀,闲自倚银床”描绘了她独自倚靠床榻,无尽的思绪和情感难以言表。
结尾“自叹工愁兼善病,消瘦影,似黄花,冷耐霜”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因愁苦和疾病而形销骨立,如同秋日黄花般坚韧却孤独地承受着严寒。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深深哀愁和无尽相思。
系马河桥驿。看隋堤、夜来霜重,顿凋柳色。
故国重阳风雨际,已是千愁堆积。
又何况、他乡他席。
手种黄花开也未,拂征尘、破帽频欹侧。
抬望眼,水云隔。吴山兄弟登高日。
想风前、茱萸遍插。也应愁戚。
冷落园林谁送酒,伴着二人岑寂。
更遥忆、长途劳客。
木落猿啼天欲暮,料思君、思我同沾臆。
沙上雁,又嘹呖。
凉云乍合。黄昏近、秋声忽动梧叶。
晚天思迥,高楼梦破,最怜幽咽。栏干露湿。
正罗袂寒时听得。问谁传、销魂信到,似与诉离别。
曾记江湖夜,小倚篷窗,剪灯孤寂。
水长调远,趁渔歌、倍添凄切。
酒醒沧浪,剩离思飞来空阔。
悄无眠、隔岸细柳,弄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