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苍梧士,纫服得兰荪。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不类(bù lèi)的意思:不同类别或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不能相提并论或相比较。
抽身(chōu shēn)的意思:脱离或退出某个困境或场合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兰荪(lán sū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音乐美好动人。
柳州(liǔ zhōu)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背弃信义、背离原则。
能解(néng jiě)的意思:能够解决问题或难题。
蟠根(pán gēn)的意思:指树木的根系盘旋纠结,比喻事物纠缠复杂,难以解决。
儒者(rú zhě)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学者或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散材(sàn cái)的意思:指散乱的材料或物品,也比喻零散的人才或零碎的知识。
一饭(yī fàn)的意思:指一顿饭,表示简单的食物或者一餐饭的能力。
朱墨(zhū mò)的意思:指书法、绘画的技巧或功力。也用来形容文章或画作的水平和品质。
一饭恩(yī fàn ēn)的意思:表示对别人提供的一顿饭的感激之情。
- 翻译
- 满头白发的柳先生,恰似柳州孙氏的后裔。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弟子们常常开怀大笑,他的治学之道出自门下。
那杰出的苍梧人士,如同佩戴着兰花般敬仰他。
他在文人墨客与官场之间游刃有余,初次领略到儒者的崇高地位。
他报效国家只凭个人品德,而非像求一餐之恩那样。
山中藏有许多未被发掘的才俊,他有意寻找那些深藏不露的人才。
- 注释
- 白发:形容人的头发已白。
柳夫子:指柳姓的学者。
政是:正是, 类似。
柳州孙:暗指柳宗元,柳姓且曾任柳州刺史。
谭经:谈论经典。
解颐:使人发笑。
经纶:治理国家的才能。
出其门:出自他的门下。
彼美:那杰出的。
纫服:深深敬佩。
朱墨:代指文人墨客。
儒者尊:儒者的崇高地位。
报国:报效国家。
一饭恩:指受人一顿饭的恩惠。
散材:未被发现或未被充分利用的才俊。
蟠根:深藏不露的根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杂言二章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不舍,以及对于学问的尊重。
“白发柳夫子,政是柳州孙。”这里直接点出了被送别之人的身份——一位年迈的儒者,名为柳,来自柳州。这样的开篇设置了诗歌的背景和人物,让读者立刻进入了送别的氛围。
“谭经能解颐,经纶出其门。”这两句强调了柳夫子的学问渊博,他不仅能够讲解经典,还能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后人。诗人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对柳夫子学识的敬仰。
“彼美苍梧士,纫服得兰荪。”这里的“苍梧士”形象,常用来比喻高洁的隐逸之士,而“兰荪”则是清新的草本植物。诗人借此描绘出柳夫子的高洁品格和他所得到的美好赞誉。
“抽身朱墨间,初知儒者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了解到柳夫子学问的深度后,对于儒者的尊重。其中,“抽身”意味着脱离世俗的尘埃,而“朱墨”则是书写文字的工具物化。
“报国直以人,不类一饭恩。”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柳夫子报效国家、教导后学的期望与赞许。其中,“不类一饭恩”指的是柳夫子的教诲和恩泽远胜于普通的饮食之恩,强调其深远的影响。
“山中多散材,著意采蟠根。”诗人在这里通过山中的散材比喻有才华但未被发掘的人才,而柳夫子则是那位能够发现并培养这些人才的教育家。诗句表达了对他教学能力的肯定。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品格和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这不仅是一次送别,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和传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