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比迷识人,恃能多自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大材(dà cái)的意思:指有才能、有能力的人。
德业(dé yè)的意思:指道德修养高尚,事业有成。
风裁(fēng cái)的意思:指风度潇洒,举止优雅,形象出众。
光大(guāng dà)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壮大或事业的兴旺繁荣。
蒙晦(méng huì)的意思:蒙蔽、迷惑。
迷识(mí shí)的意思:迷惑的知识,迷失的认识。
日光(rì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也用来形容事物明亮、光彩夺目。
识人(shí rén)的意思:指能够辨别、了解人的品质、能力、性格等。
时师(shí shī)的意思:时师是指根据时势变化而变化的老师,也可以指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应变的智慧人士。
师教(shī jiào)的意思:指向师傅学习,接受教导。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 鉴赏
这首诗《自警》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与内敛的文风,表达了对个人品德修养与智慧运用的深刻思考。
首句“大材耻衒耀”,开篇即点明了大才之人不以炫耀为荣,而是以低调内敛为美。接着“深智甘蒙晦”进一步阐述,真正的智慧者愿意隐藏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轻易显露于外。这两句诗强调了内敛与谦逊的重要性,是对于个人品质的高洁追求。
“所以德业新,闇然日光大。”这两句诗则进一步解释了为何内敛与谦逊能够使个人的道德与事业得到新的提升,如同太阳在暗处更加辉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内在美德与智慧的光芒在低调中更为耀眼。
“一时师教谊,百世仰风裁。”这两句诗强调了师长的教诲和友谊的价值,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这里的“一时”与“百世”形成对比,突出了师长教诲的深远意义,以及友谊在时间长河中的恒久价值。
最后,“岂比迷识人,恃能多自怀。”这两句诗是对那些只顾自我展示、依赖能力而忽视内在修养的人的批评。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与美德不应仅限于个人的炫耀,而应体现在对他人有益的行为上,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中。
整体而言,这首《自警》诗通过对个人品德与智慧运用的深刻反思,传达了谦逊、内敛、师长教诲与友谊的重要性,以及避免过度自我展示的警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