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知怀赵景,终是倦阳侯。
木梗诚无托,芦灰岂暇求。
百川(bǎi chuān)的意思:指众多的河流汇聚成大河,比喻众多的事物汇集在一起。
碧海(bì hǎi)的意思:碧海指的是湛蓝的海洋,形容海水清澈透明。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地籁(dì lài)的意思:指地下的声音,比喻隐藏的才能或者隐秘的力量。
俄尔(é ěr)的意思:突然,忽然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海流(hǎi liú)的意思:指大海中的水流,比喻事物的发展趋势或潮流。
河汉(hé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距离。
金堤(jīn dī)的意思:指财富积累,堆积如山,形容财富丰富。
惊涛(jīng tā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浪潮或势不可挡的力量。
木梗(mù gě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坚硬、顽固,不易改变或屈服。
天津(tiān jīn)的意思:指对人物或事物的评价或判断,意味着高明、有才华、有出息。
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阳侯(yáng hòu)的意思:指阳刚之气盛,有威严的男子。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洪水的猛烈与惊人。开篇“地籁风声急,天津云色愁”便设定了紧迫而忧郁的情境,“悠然万顷满,俄尔百川浮”则形象地展示了洪水瞬间充盈、泛滥成灾的场面。
“还似金堤溢,翻如碧海流”进一步强化了水势汹涌无边的感觉,其中“金堤”可能指的是黄河或其他重要河堑的溃决,而“碧海”则是对洪水广阔无垠的比喻。
“惊涛遥起鹭,回岸不分牛”中的“鹭”和“牛”都是洪水中被卷入的生物,展示了洪水的力量几乎可以将一切带走,不论大小。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传达出自然界在狂暴状态下的无情与威力。
然而,在这场面中,“徒知怀赵景,终是倦阳侯”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感慨和历史的沉重。这里提到的“赵景”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事件,而“倦阳侯”则似乎是在暗示时光流转、英雄辈出的沧桑之感。
最后两句“木梗诚无托,芦灰岂暇求”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渺茫的态度。结尾“思得乘槎便,萧然河汉游”则是诗人在洪水带来的困境中寻找精神上的解脱,通过想象自己乘坐神话中的槎(一种可以飞翔的木筏)来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更透露了对自然力量、历史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