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处》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观 心 处 唐 /元 稹 满 坐 喧 喧 笑 语 频 ,独 怜 方 丈 了 无 尘 。灯 前 便 是 观 心 处 ,要 似 观 心 有 几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独怜(dú lián)的意思:独自怜爱、独自关心。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观心(guān xīn)的意思:观察自己的内心,认清自己的欲望和情绪。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满坐(mǎn zuò)的意思:指座位已经全部被占满。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笑语(xiào yǔ)的意思:愉快的笑声或言语。
喧喧(xuān xuān)的意思:喧闹、嘈杂
喧笑(xuān xiào)的意思:喧闹而欢笑。
- 注释
- 满坐:全场的人。
喧喧:喧闹的声音。
笑语频:笑声和说话声不断。
独怜:唯独敬爱或欣赏。
方丈:这里指僧寺中方丈的居所,常用来比喻清静之地。
了无尘:完全没有尘埃,形容极其干净或超脱世俗。
灯前:灯光之下。
便是:就是。
观心:审视内心,反思自我。
要似:像这样。
有几人:有多少人。
- 翻译
- 全场喧闹笑语连连,唯独敬爱那方丈室内一尘不染。
灯光下正是审视内心的地方,能像这样审视自己的人又有几个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尚在佛前打坐、冥想的场景,周围的人群喧喧笑语,而和尚本人却宛如一片净土,没有半点尘埃。诗中的“灯前便是观心处”表达了通过冥想来观照内心世界的意境。而最后两句“要似观心有几人”则透露出一种疑问,似乎在询问在场的人中,有谁能够真正达到观心的层次。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禅宗修行的一种理解和赞美。
元稹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常常带有哲理性,这首诗也不例外,它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展现了内心世界与外在喧嚣之间的对立,以及对于真正能够静观内心的人所持有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