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郭氏继一堂·其一》
《题郭氏继一堂·其一》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径与三茅借一峰,自携周易听松风

隐居本为逃名计,结入头衔却不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中(bù zhōng)的意思:不中有中。

借一(jiè yī)的意思:借用别人的东西或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入头(rù tóu)的意思:指开始、起头。

三茅(sān máo)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三种茅草,也比喻虚伪、假装。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逃名(táo míng)的意思:逃避罪责或名誉的责任。

头衔(tóu xián)的意思:指人的职位、地位或称号。

隐居(yǐn jū)的意思:指退隐到山林或乡野中过隐居生活,远离尘嚣。

翻译
我沿着小路走进三茅山,借来一座峰峦,独自带着《周易》倾听松涛声。
原本隐居是为了避开名声,但结果却在头衔上牵扯不清。
注释
径:小路。
三茅:古代的三座山名,这里泛指山。
借:借用。
周易: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经典。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
逃名:逃避名声,追求隐逸生活。
结入:卷入,牵扯。
头衔:社会地位或名誉称号。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题郭氏继一堂(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径与三茅借一峰”表达了诗人选择一座山峰作为自己的隐居之所,与大自然亲近的愿望。“自携周易听松风”则展示了诗人在山中以《周易》为伴,聆听松风声,追求心灵上的平静与智慧的增长。

“隐居本为逃名计”透露出诗人选择隐居的初衷是为了避世,摆脱名利的纠缠。“结入头衔却不中”这句话则表明尽管如此,但现实中的名和利依旧如影随形,让人感到困扰。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山居生活,反映出对世俗喧嚣的超脱,以及对精神自由和内心平和的追求。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融入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莫春朝陵西游次张石川韵十首·其三

隧道前头御路平,春来雨露不胜情。

路人曾见官家过,翠幔红妆逐辇行。

(0)

秋穫喜晴

农事初成乐事繁。即看云水接平原。

巾车道上黄迷垄,社鼓声中绿满尊。

十里断霞明雁鹜,半林斜照散鸡豚。

丰年有愿缘忧国,击壤今闻到处村。

(0)

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伯益一章十句·其二十一

伯益虞有虞。智周百物,禽用三驱。

无为而治永终誉。皇帝孔武徒手搏彫虎。

去其爪以蹲俯。腓皇于后寔率舞。

荷皇之勇骇万人。山川宁,鸟兽驯。

(0)

秋日送曾公子实卿之延安书扇头

车马翩翩送汝行,离愁遽逐海云生。

三杯篱落菊花节,一路蛩螀豆叶声。

荒草浊河连古戍,悲笳明月动山城。

鲤庭趋后劳相报,婚嫁如今累尚平。

(0)

秋日即事二首·其二

入秋残暑退,向晚病心清。

露叶和萤坠,风条杂鹳鸣。

最甘蔬饭洁,渐怯葛衣轻。

坐听西楼角,呜呜向月明。

(0)

古别离

春思已无那,如何又早秋。

偏将一片叶,飞作万重愁。

凤枕兰香细,瑶阶霜杵柔。

暗挥双泪眼,一望大刀头。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