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石门寺次邵二泉先生韵》
《过石门寺次邵二泉先生韵》全文
明 / 夏良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水啮沙中石,声声入耳幽。

忽然砥柱何处瀛洲

野寺偏宜夏,溪毛可荐秋。

棹歌来往发,到底不惊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底(dào dǐ)的意思:表示追问问题的根本所在,也可用于强调或加强语气。

砥柱(dǐ zhù)的意思:砥柱指的是支撑柱子,比喻支持、坚定的力量或支持某个事物的人或事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忽然(hū rán)的意思:突然,意外地发生或出现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然疑(rán yí)的意思:表示仍然有疑虑,对某事持怀疑态度。

入耳(rù ěr)的意思:指言语或声音听起来舒服、顺耳。

溪毛(xī máo)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的东西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瀛洲(yíng zhōu)的意思:指美丽的岛屿或地方。

棹歌(zhào gē)的意思:指划船时的船夫唱歌,比喻工作努力、精神饱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门寺周边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首联“水啮沙中石,声声入耳幽”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流水侵蚀沙石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颔联“忽然疑砥柱,何处觅瀛洲”运用了典故,将眼前的景致与古代传说中的砥柱山和瀛洲岛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颈联“野寺偏宜夏,溪毛可荐秋”则进一步描绘了季节变换下的景色,夏季的野寺显得格外和谐,秋季的溪边草木也别有一番风味。尾联“棹歌来往发,到底不惊鸥”以棹歌声起,鸥鸟不惊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平静与悠然自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夏良胜
朝代:明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猜你喜欢

己亥杂诗·其十四

墙外垂杨尽别家,平分水竹颇争差。

万花烂漫他年事,第一安排旋复花。

(0)

呈彭宝臣学使·其二

年来弱植叹飘零,旧润空叨沆瀣灵。

已愧趋跄随后进,敢期诗句动文星。

仙才盖世心偏小,佛慧披云眼更青。

许向龙华参末座,钧天雅奏要亲听。

(0)

李辅之得邺南城注雨瓦筒以之支琴

邺城城南青雀来,五楼突兀肩三台。

胡桃万瓦净如水,春阴不敢生莓苔。

檐雨阑干三百尺,多年雨啮空阶石。

繁华已逐水东流,断甓时从耕者得。

可怜此君落君手,爱之不博连城璧。

锡花如雪错菱花,小字兴和犹可识。

晴窗拂拭支桐君,上下一般蛇蚹纹。

哀蝉遽止不成弄,千古雨声愁杀人。

(0)

闾阳驿晚眺

闾阳古道向幽燕,北镇岧峣耸碧天。

五日行过山一角,九秋旅望月三圆。

园亭寂寞堆残叶,云树苍茫隔暮烟。

老马归途如故识,何须分付著先鞭。

(0)

觉林八景·其四铁笔凌霄

孤厦倚云开,修椽如笔立。

何年铁铸成,挽运凌层级。

髣髴欲书空,濡染烟霞汁。

(0)

抚宁道中

上山复下山,时行山涧底。

落日恐夕心,遥遥望墟里。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