箧中残藁如传后,虽枉朱轓亦不虚。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荷衣(hé yī)的意思:荷花的衣服,比喻贫贱之人的衣着。
虎威(hǔ wēi)的意思:形容强大威严的气势或力量。
挥麈(huī zhǔ)的意思:挥麈是指用手挥动朱红色的羽毛麈来驱赶马匹,比喻引导和调动人才,使其发挥作用。
狂歌(kuáng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情感澎湃,欢乐不已。
礼貌(lǐ mào)的意思:礼貌指的是人们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的尊重、谦虚、友善和有礼仪的态度和行为。
茅斋(máo zhāi)的意思:指清净的茅草房,比喻修身养性,追求宁静和精神净化。
权重(quán zhòng)的意思:权势和声望
铜虎(tóng hǔ)的意思:指青铜制成的虎像。
威权(wēi quán)的意思:指权力强大,威势盛大的统治。
未入(wèi rù)的意思:未曾进入或未达到某个境界或状态。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下车(xià chē)的意思:下车指从车辆上下来,也比喻摆脱某种困境或不良局面。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朱轓(zhū fān)的意思:指豪华的马车或华丽的轿子。
- 翻译
- 还未进入柴门就下车,坐在简陋的茅屋中慢慢谈论书籍。
并未意识到权势的铜虎有多么威重,怎会因为礼节疏忽而受责备。
今日我放声高歌,希望能像鲁望那样狂放,过去也曾有如相如般才情横溢。
箱中的旧稿如果能流传后世,即使官职卑微,我的努力也不会白费。
- 注释
- 柴扉:简陋的门。
挥麈:挥动麈尾,指谈论学问。
缓论书:慢慢谈论书籍。
铜虎:古代宫门上的铜兽,象征权力。
荷衣:轻便的官服,表示谦虚。
礼貌疏:礼节上有所疏忽。
狂歌:放声高歌。
希鲁望:期望像鲁望一样狂放。
昔年能赋:过去有才华的文辞。
拟相如:比拟司马相如的才情。
箧中残藁:箱中的旧稿。
传后:流传后世。
朱轓:红色的车帷,借指官职。
不虚:不会空虚,有意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宁静与自得,以及对书籍的热爱和渴望。开篇"未入柴扉即下车,茅斋挥麈缓论书"表明诗人急于到达一处幽静之所,以便专心阅读书籍。"茅斋"指的是用茅草覆盖的简陋书房,"挥麈"则是清理桌面的动作,显示出对书籍的尊重和热爱。
接下来的"不知铜虎威权重,岂责荷衣礼貌疏"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外界的权力和压迫毫不在意,只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铜虎"常指古代用来镇宅的器物,这里可能象征着权威的力量;"荷衣"则是形容文人的雅洁,诗人认为自己无需过于在乎外界对其礼貌的评价。
"此日狂歌希鲁望,昔年能赋拟相如"显示了诗人对于古代诗人的仰慕和模仿。"鲁望"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诗人宋玉,而"相如"则是西汉时期的诗人司马相如,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最后的"箧中残藁如传后,虽枉朱轓亦不虚"可能是在强调诗人的学问和才华,即使是残存的纸张(箧中残藁)也有传承价值,而自己即便在世俗的评价中有些偏差,也绝不是虚假无实。
整首诗充满了对书籍的尊崇,对自然环境的享受,以及对古代文学的仰慕和自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壬戌重阳后三日偕清纯拙安陪家一如丈汝仪东墅小园看菊分赋得看字
重阳以前菊未开,匝旬不来开已半。
花身一一大于拳,玉立亭亭气傲岸。
五色纷披照眼迷,花光人影相淩乱。
六枳篱下景清幽,惭无卮酒来浇灌。
主人之意亦堪嗤,煮茗代酒慇勤劝。
惟有花枝解人意,朵朵迎人出墙畔。
有花无酒兴难酣,欲嚼花瓣当酒算。
相将大笑向花辞,明朝携酒重来看。
读宁上人诗倒用宋吕先生韵为赠
僧诗禅月与杼山,居士高岑王孟李。
当时居士颇称诗,僧诗落落见者几。
宁公五十高才人,挥洒乌阑几百纸。
我一读之声琅琅,破除烦恼增欢喜。
有如河汉淡微云,亦如疏月梧桐洗。
我生为诗三十年,未知此事从何起。
君今已筑无缝塔,光明坚固无倾圮。
山头有石坡陀形,山下溪流成燕尾。
山中复有能诗人,不负溪流石齿齿。
人生不读宁公诗,读诗万卷皆徒耳。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九
顾此待刊书,全集四十册。
工本需万金,集款匪千百。
举鼎重万钧,全赖众擎力。
胜友望如云,开筵召宾客。
财才忧两难,即席呼将伯。
座有彭城君,深交缔金石。
三代感师恩,殷勤愿报答。
勇哉谢东山,校雠负全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