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不求馀,高趺惟弊服。
苦淡视莫亲,浮萦互趋逐。
尘障(chén zhàng)的意思:尘障是指尘土和阻隔视线的物体,比喻迷惑或阻碍人的眼睛和心智。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寡虑(guǎ lǜ)的意思:指人思虑少,不多疑,不多忧虑。
环堵(huán dǔ)的意思:形容四周狭窄、无法逃脱的局面。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结习(jié xí)的意思:结交并学习。
苦淡(kǔ dàn)的意思:形容味道苦而淡,也形容事物的味道不浓郁。
轮鞅(lún yāng)的意思:轮鞅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战车上的马匹。在现代汉语中,轮鞅被引申为指挥军队的人,或者比喻为掌握实权的人。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山木(shān mù)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树木,比喻人才。
始终(shǐ zhōng)的意思:一直,始终如一
世缘(shì yuá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可指两个人之间的命运纠葛。
蔬食(shū shí)的意思:指吃素食,不食肉食。
硕果(shuò guǒ)的意思:指巨大的成就或丰富的收获。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投身(tóu shēn)的意思:全身投入,积极参与,毫不保留地投入到某种事业或活动中。
息交(xī jiāo)的意思:停止交往,断绝关系
心境(xīn jìng)的意思:指人的内心状态或情绪。心理的境界。
虚妄(xū wàng)的意思:虚假而妄自尊大的表现。
薰陶(xūn táo)的意思:指受到良好的影响、熏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他选择远离尘嚣,独居于荒僻之地,以自然为伴,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日常饮食以及内心世界,展现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首句“投身寂寞滨”,点明了诗人选择孤独生活的决心。接着,“自谓此生足”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满足感。环顾四周,只见蓬蒿丛生,园中绿意盎然,这既是物质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聊支风雨凌,宁与世缘触”,诗人宁愿承受自然界的风雨侵袭,也不愿与世俗的纷扰接触,进一步强调了他与世隔绝的决心。接下来,“息交轮鞅稀,寡虑鲜情束”则表明诗人与外界交往甚少,心无杂念,生活简单而纯粹。
“蔬食不求馀,高趺惟弊服”描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他不追求多余的物质享受,穿着破旧的衣服,过着朴素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结习尘障生,虚妄薰陶熟”暗示了诗人曾经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但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和修行,他已经摆脱了这些束缚,心灵得到了净化。“苦淡视莫亲,浮萦互趋逐”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繁华的淡漠态度,认为真正的亲近是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孰探天地和,心境湛敦复”意味着诗人试图探索宇宙间的和谐,使自己的心境回归到淳朴的状态。而“大哉艮始终,硕果契山木”则是对诗人最终达到的精神境界的赞美,仿佛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和实践,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内心纯净的向往。
子房真男子,五世相韩国。
父死未及仕,不受暴秦辱。
家僮三百人,求客不顾族。
持说说项梁,立成宗社复。
梁亡羽不遣,事汉羽亦覆。
眇然一身微,两暴以足蹴。
由来蚤学礼,大义灭私欲。
俯仰既无愧,何须真辟谷。
遂令万世后,叹咏长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