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赴花月期,免为诗酒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蛩(àn qi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暗处的危险或不良因素。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闭户(bì hù)的意思:指关闭房门不出去,比喻不与外界接触,不愿与人交往。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柴荆(chái jī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虽然外表寒酸、不起眼,但内在却有很高的价值和能力。
长林(cháng lín)的意思:茂密的森林或丛林
寸田(cùn tián)的意思:指面积非常小的土地或贫瘠的田地。
地上(dì shàng)的意思:指在地面上,表示事物存在于地面上或发生在地面上。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聒聒(guō guō)的意思:指声音嘈杂、喧闹。
惊鹊(jīng què)的意思:指突然受到惊吓而惊飞的鹊鸟,比喻人受到惊吓后突然离开或逃走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突然失去勇气、信心或胆怯的情况。
闾里(lǘ lǐ)的意思:指家乡、故乡。
青冥(qīng míng)的意思:指深邃幽远的样子,形容天空或大海的深蓝色。
丘陵(qiū líng)的意思:指地势起伏,有连绵的小山丘。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缺月(quē yuè)的意思:指月亮不圆,缺少一部分。
三起(sān qǐ)的意思:指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连续出现三次。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诗酒(shī jiǔ)的意思:指诗歌和酒的联合,表示诗人酒徒的生活方式,也用来形容诗人的风雅生活。
树端(shù duān)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能力在某一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或极限。
踏青(tà qīng)的意思:指春天时节出外游玩,尤其是在郊外或公园里散步、游玩。
微明(wēi míng)的意思:微弱的光亮、微弱的明亮。
宵征(xiāo zhēng)的意思:宵征是指在夜间出兵作战或进行巡逻的行动。
友生(yǒu shēng)的意思:友好相处
与地(yǔ dì)的意思:与地意为与地面平行,指高度低,地位低下。
原野(yuán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原野,比喻没有限制和束缚的自由环境。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再三(zài sān)的意思:多次、反复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自名(zì míng)的意思: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
- 注释
- 缺月:不完整的月亮。
长林:广阔的树林。
青冥:天空。
愧:感到惭愧。
茜袂:红色的衣服袖子。
柴荆:简陋的木门。
云间:天空。
友生:朋友。
微明:黎明前的微光。
丘陵:小山丘。
暗蛩:夜间鸣叫的蟋蟀。
孤萤:孤独的萤火虫。
寸田:内心世界,比喻个人的思想空间。
诗酒:诗歌和美酒,代表文人生活。
布谷:一种鸟类,叫声如‘布谷’。
- 翻译
- 月亮迟迟未升起,我在长林中漫步。
狗吠声惹怒了主人,我深感惭愧,因为这乡邻的情感。
他们责怪我深夜未归,红衣女子在柴门外偷看。
我在云间和大地之间,等待两位朋友的到来。
惊飞的喜鹊多次起落,天边已微微发亮。
白露洗净了田野,我才感到丘陵变得平坦。
夜晚的蟋蟀还在忙碌,孤独的萤火虫也在飞行。
回家后关上门独坐,默默耕耘我的内心世界。
不要赴那花前月下之约,以免被诗酒所牵绊。
诗人就像布谷鸟,总是自我喧嚣地歌唱。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深含哲理。开篇即以"缺月不早出,长林踏青冥"描绘了夜行的景象,月亮未现,诗人在长长的林间小道上缓缓前行,踏着青苔,心境宁静而深远。
接着"犬吠主人怒,愧此闾里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亲情的牵挂和内疚。夜晚不归,家中犬吠叫唤,主人或许生气,这些都是诗人心中的牵绊和愧疚。
"怪我夜不归,茜袂窥柴荆"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外界的嘲讽与自辩。诗人晚上未归,衣衫沾湿,被世俗之人所怪异,但他却在柴门草丛间寻找心灵的寄托。
"云间与地上,待我两友生"这句表达了对朋友情谊的珍视。诗人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相提并论,将待己如友的态度贯穿于天地之间。
"惊鹊再三起,树端已微明"则是夜行中的一段生动画面。鸟儿被惊扰而飞起,树梢上已经露出曦光,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
"白露净原野,始觉丘陵平"描绘了清晨的景致。露水洗净了大地,诗人此时才真正感受到山丘之平缓。
"暗蛩方夜绩,孤萤亦宵征"则是对昆虫和萤火虫在黑夜中忙碌活动的描写,暗示着即使是在寂静的夜晚,也有生命在不停地努力生存。
"归来闭户坐,寸田且默耕"表达了诗人归家后的心境。关闭门户,坐在自家的田园中,虽然只是小片土地,但心中仍然充满了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莫赴花月期,免为诗酒萦"则是诗人对于俗世纷扰的一种警醒。不要去追逐那些虚华的欢乐,以避免陷入诗歌与美酒带来的无尽烦恼。
最后"诗人如布谷,聒聒常自名"则展示了诗人的自嘲与谦逊。他将自己比作布谷(古代隐逸之人),自称其名,以此来表达对世俗的超然和自己的文学追求。
整首诗通过夜行的场景,抒写了诗人对于家庭、友情、自然以及个人理想的深刻感悟,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八
十方法界至人口,法界所有即其舌。
只凭此口与舌头,祝吾君寿无间歇。
亿万斯年注福源,如海滉漾永不竭。
师子窟内产狻猊,鸑鷟定出丹山穴。
为瑞为祥遍九垓,草木昆虫尽欢悦。
稽首不可思议事,喻若众星拱明月。
故今宣畅妙伽陀,第一义中真实说。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