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廷九尺人,谁似老方朔。
饷鱼欲自洗,鳞尾光卓荦。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轻松幽默的应酬诗,展现了苏轼机智、自谑的个性和对生活的小确幸。
诗中“汉廷九尺人,谁似老方朔”两句,是以夸张的方式表达对朋友体格的赞美。这里的“九尺”,即九尺之躯,在古代是形容人的高大魁梧。而“老方朔”,则出自《搜神记》中的人物,谓其身高如山。
接着的“那将一寸金,令足三冬学”二句,则是一种夸张的比喻,用来强调朋友待价而沽的不易。这里的“一寸金”,指的是极贵重之物,而“三冬学”,则是说要学习三年,这里寓意为难以企及。
“饷鱼欲自洗,鳞尾光卓荦”两句中,“饷鱼”即赠送的鱼类,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形容这鱼想要自己清洁身躯,其“鳞尾光卓荦”,则是形容鱼鳞发出的光泽和其美丽。
“我是骑鲸手,聊堪充鹿角”二句,则更是自谑之语,诗人将自己的才能比喻为能驾驭鲸鱼(传说中海神的坐骑),而自己仅能充当鹿角(即小角色)的位置。
整首诗流露出苏轼对朋友的赞赏以及对生活中点滴美好事物的享受。通过幽默和夸张,诗人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