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鸣(bēi míng)的意思:形容悲伤哀鸣的声音。
长吟(cháng yín)的意思:长时间地吟咏诗词或歌曲。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人方(rén fā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对待、相互交往的态度和方式。
山木(shān mù)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树木,比喻人才。
水怒(shuǐ nù)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激烈,形态狂暴愤怒。
专夜(zhuān yè)的意思:專心致志地工作或学习到深夜。
- 注释
- 山木:指代山上的树木。
悲鸣:发出悲伤的声音。
水怒流:形容河水汹涌奔流。
百虫:各种昆虫。
专夜:整夜。
思:思念。
高秋:秋季的高位,寓意丰收或清凉。
道人:指修道之人。
方丈:佛教用语,指小禅房。
应无梦:应该没有梦境。
想复:想象中。
长吟:低声吟咏。
拟:模仿。
慧休:可能是某位以智慧著称的僧侣。
- 翻译
- 山上的树木发出悲伤的声音,河水汹涌奔流,夜晚百虫似乎都在思念秋天。
修行人在小小的禅房里大概没有梦境,可能正在低声吟咏,模仿慧休的智慧吧。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为《寄育王大觉禅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山木悲鸣水怒流,百虫专夜思高秋。"
这里,王安石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山林中的树木、河流中的水以及夜间活跃的昆虫都赋予了情感。"悲鸣"指的是秋风中树叶的沙沙声,仿佛在悲泣;"怒流"则形容急促而有力的溪流声音,如同愤怒的吼叫。而"百虫专夜思高秋"则是昆虫在夜晚也似乎在思索着深秋的到来。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肃穆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沉思和对深远境界的追求。
"道人方丈应无梦,想复长吟拟慧休。"
这里,诗人提到了"道人方丈",意指禅师居住的小屋,"应无梦"则表达了禅师超脱世俗、心如止水的境界。而接下来的"想复长吟拟慧休",则是诗人对禅师长时间的吟咏和追求智慧休息之地的向往。通过这种写法,王安石表达了自己对于清净、超脱的心灵状态的渴望,以及对禅宗修行的一种认同。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的细腻感悟,而且也透露出他在政治风波中寻求心灵慰藉与超脱的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偶读戴帅初先生寿陈太傅用东坡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二句为韵有感依韵续其后亦寓世态下劣自己不遇之意云尔·其三
登崇任资算,用舍计月日。
善既无所嘉,恶政不须嫉。
是以利禄人,处世惟用术。
吉凶虽无恒,万世德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