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对刘蕡策,旋挥祖逖鞭。
裾从彤邸曳,书向石渠编。
地僻夷风陋,天遥气候偏。
毒淫那易辟,性命竟难全。
弱子携家返,轻函载骨还。
九京虽莫作,百韵或堪传。
勿讶沦殊域,犹能返故阡。
试观同谴者,亦有葬乌鸢。
布被(bù bèi)的意思:形容言辞、文章布局得体,合乎规矩。
穿杨(chuān yáng)的意思:箭射中杨树,比喻射中目标或命中要害。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笃志(dǔ zhì)的意思:坚定追求目标,全心全意投入
父兄(fù xiōng)的意思:指父亲和兄长,也泛指长辈或上级。
含冤(hán yuān)的意思:冤枉受到不公正对待或冤屈。
居先(jū xiā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中处于领先地位或先行者的位置。
九京(jiǔ jīng)的意思:指九个京城,泛指大城市或繁华地区。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留遗(liú yí)的意思:指留下有意义的遗物或遗迹,以供后人参考和学习。
落后(luò hòu)的意思:指相对于其他人或事物而言,发展、进步、水平等方面处于较低或滞后状态。
年友(nián yǒu)的意思:年纪相仿的朋友,年纪相差不大的友人。
朋辈(péng bèi)的意思:同辈;同一代人。
起浪(qǐ làng)的意思:引起骚动或引发争议
气候(qì hòu)的意思:指天气适宜,风和日丽,雨水适量,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荣进(róng jìn)的意思:指得到晋升、提升、荣誉等,进一步发展或提高。
弱子(ruò zǐ)的意思:指弱小无力的人,也泛指无能力的人。
仕路(shì lù)的意思:仕路指的是官员的职业生涯或官场的发展之路。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殊域(shū yù)的意思:不同的地方或领域
题咏(tí yǒng)的意思:
见“ 题咏 ”。
亦作“ 题咏 ”。1.歌吟某一景物、书画或某一事件而题写诗词以志纪念。 元 宋旡 《甘露寺放舶至瓜洲风作》诗:“愁烦復消释,题咏纪曾经。”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 晋 唐 名蹟,品题甚少;即有品题,不过观欵题名而已。至 宋 元 人始尚题咏。题得好益增名贵;题得不好,益增厌恶。”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嗣復分绘十图装册,乞名流题咏,一时作者九十餘人。”
(2).指为歌咏某一景物、书画或某一事件而题写的诗词。 宋 陆游 《上辛给事书》:“甚至於邮传之题咏,亲戚之书牘,军旅官府仓卒之间,符檄书判,类皆可以洞见其人之心术才能与夫平生穷达寿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已而泊舟,过长廊,见壁上题咏甚多,即命笔记词其上。”《红楼梦》第二三回:“话説 贾元春 自那日幸 大观园 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 探春 依次钞録妥协,自己编次,敍其优劣。” 端木蕻良 《遥远的风沙》:“都尉,巡阅史,边将……的题咏很多,看不过来了也看不清了。”
乌鸢(wū yuān)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貌或行为与其内在品质不相符。
下泉(xià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向下流淌,比喻德行高尚的人不计较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
性命(xìng mìng)的意思:指生命,指人的生存与存在。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行囊(xíng náng)的意思:指出行时所带的行李。
英年(yīng nián)的意思:指年轻的年龄,形容人年轻时充满活力和朝气。
云滃(yún wěng)的意思:形容云彩飘动、变幻不定。
谪籍(zhé jí)的意思:被贬谪到外地,失去原有身份和地位。
折桂(zhé guì)的意思:指在竞赛或比赛中获得冠军,也泛指取得第一名或最高荣誉。
祖逖鞭(zǔ tì biān)的意思:祖逖鞭是指祖逖在军队中使用鞭子驱使士兵,比喻严格管理,严明纪律。
这首明代李昌祺的《挽族兄》是一首深情的挽诗,表达了对亡族兄的哀悼与怀念。诗中通过描绘族兄的生平事迹和遭遇,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和才华横溢的一面。
首联“布被当年友,嗟君更可怜”,以朴素的生活回忆起两人过去的友情,感叹他的不幸遭遇。接着,“父兄嘉笃志,朋辈羡英年”赞扬了族兄坚定的志向和年轻时的才情,暗示他本应有更大的成就。
“早负穿杨誉,终酬折桂缘”借射箭和科举比喻他的才能,遗憾的是未能实现。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他仕途的起伏,既有初时的荣耀,也有突然的贬谪,显示出人生的无常。
“瘴生云滃墨,飓起浪掀船”生动描绘了他在蛮荒之地的艰难生活,恶劣的环境威胁着他的生命。“忍死留遗语,含冤入下泉”表达了他对不公命运的不甘和冤屈。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族兄身后事的关注,虽然他未能长眠故乡,但其才华和精神将通过诗篇得以流传。“勿讶沦殊域,犹能返故阡”寄寓了对族兄灵魂归乡的期盼。
最后,诗人以“试观同谴者,亦有葬乌鸢”结尾,揭示出即使同样遭贬谪,命运多舛,但仍有坚守和希望,令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的警醒,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