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张 侍 郎 中 隐 堂 宋 /梅 尧 臣 畴 昔 人 归 老 ,於 兹 望 白 云 。门 高 知 後 庆 ,宾 至 诵 先 芬 。草 树 中 园 秀 ,衣 冠 旧 里 闻 。宁 同 江 令 宅 ,寂 寞 向 淮 濆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畴昔(chóu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高知(gāo zhì)的意思:指知识渊博,学识高深。
归老(guī lǎo)的意思:指老人回到自己的家中,也可以引申为老人退休、回乡等。
淮濆(huái pēn)的意思:指人的脸色或表情变得暗淡无光,失去了生气和活力。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江令(jiāng lìng)的意思:指君主或官员出巡视察时,下令整治河道,清理河流。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先芬(xiān fēn)的意思:指在先人去世后,后人纪念、追思并祭奠的意思。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于兹(yú zī)的意思:此时此地;在这里
中园(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困境中,身心俱疲,无法自拔。
- 注释
- 畴昔:从前。
归老:老去。
于兹:此处。
白云:象征隐逸或远方。
门高:门第显赫。
后庆:家族兴盛。
宾至:宾客到来。
先芬:先祖的美德。
草树:园中的草木。
中园:内园。
秀:生机勃勃。
衣冠:显赫的家族。
旧里:故乡。
闻:声名流传。
宁:宁愿。
江令宅:指代有历史地位的宅院。
寂寞:静寂。
淮濆:淮河之滨。
- 翻译
- 从前的人们已老去,我在此处眺望白云。
门第高显知家族兴盛,宾客到来诵读先祖美德。
园中的草木生机勃勃,衣冠显赫之地声名远扬。
我宁愿像江令的宅院,静寂地坐落在淮河之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张侍郎中隐堂》。诗中,诗人通过对张侍郎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畴昔人归老"一句,暗示了张侍郎在年迈时选择了归隐,"于兹望白云"则描绘出他悠然自得地望着远方的白云,流露出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怀。
"门高知后庆",通过高大的门庭,暗示了张侍郎家声之隆,而宾客的到来诵读他的美德,进一步彰显了他的德行。"草树中园秀"描绘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生机,"衣冠旧里闻"则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怀念,如同衣冠楚楚的人物从古老的故乡传来。
最后两句"宁同江令宅,寂寞向淮濆",诗人以江令(晋代名士)的宅第为比,表达出对张侍郎选择的深深理解,宁愿像江令那样在寂寞的淮河边度过,也不愿追求世俗的热闹。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张侍郎的高尚品格和淡泊生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北邙行
洛阳城北往来道,北邙山下迷烟草。
丧车前头唱挽歌,丹旌素幰高嵯峨。
洛城日日丧车出,城中车马依然多。
豪家墓碑百馀尺,凿遍北邙山下石。
累累古墓多无主,清明谁与增新土。
荒凉落日野乌啼,萧飒风吹白杨树。
人如欲免北邙愁,除是骖鸾翳凤游。
铜雀台
我走邺城道,忽忆铜雀台。
台下漳河水,一去不复回。
主人当途高,意气昔何健。
馀狂不自禁,翠翘三十万。
日日长歌舞,玉斝照琼筵。
锦殿春溶漾,绮窗月婵娟。
西陵七十冢,白昼妖狐踞。
芦荻漳水秋,不见歌舞处。
白鸟四五来,翩然飞且鸣。
行人发清商,远歌如哭声。
野翁向我言,物岂有长好。
况此乱世雄,遗迹不如扫。
土花蚀残瓦,价重珊瑚枝。
巧匠凿古砚,举世嗟叹之。
南望金谷园,北望邯郸楼。
萋萋连宿草,漠漠晚烟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