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遇夺衣岭,终摇度橹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异(bù yì)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区别
传心(chuán xīn)的意思:通过默契或非言语的方式传递思想、情感或信息。
夺衣(duó yī)的意思:指强行抢夺他人的衣物。
见性(jiàn xìng)的意思:指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或真实面目,也可以理解为看清事物本质。
开花(kāi huā)的意思:指事物开始显露出美好的一面,也可以指事物达到最佳状态。
岂得(qǐ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或者不能如愿以偿的意思。
鸠盘(jiū pán)的意思:指事物凌乱无序、杂乱无章的样子。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受法(shòu fǎ)的意思:受法指的是承受法律的制裁或接受法律的约束。
五叶(wǔ yè)的意思:形容事物具有五个叶子或五个分支。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知观(zhī guān)的意思:指对人事物的了解和观察。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观自在(guān zì zài)的意思:自由自在地观察和行动,不受限制
鸠盘茶(jiū pán chá)的意思:指两个人或多个人共享一杯茶,形容亲密无间的友谊或关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及之的作品,名为《又再和转庵且置诗话聊答说禅之什》。诗中蕴含了深刻的禅理与哲思。
“见性元非说”,开篇即点明了禅宗的核心理念——见性,即认识到本心或真我,并非通过言语所能完全表达或解释的。“传心岂得哗”,进一步强调了心传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教诲不应只是口头的喧哗,而是需要内心的感悟与理解。
“三更亲受法”,描述了修行者在深夜静心接受佛法的情景,象征着深入内心、寻求真理的过程。“五叶自开花”,则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暗示了修行者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会达到心灵的觉醒与升华。
“虽遇夺衣岭”,借用地理上的艰难险阻,象征修行路上的种种困难与挑战。“终摇度橹牙”,则以航海中的动作,比喻在克服困难后,内心获得的坚定与力量。
最后,“要知观自在,不异鸠盘茶”,总结全诗,表达了禅宗追求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如同品饮鸠盘茶一般,能让人在品味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和谐。
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精髓,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