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祀长白山》
《望祀长白山》全文
清 / 玄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名山灵秀二水真源

翠霭笼天窟,红云地根

千秋佳兆启,一代典仪尊。

翘首晴昊,岧峣逼帝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帝阍(dì hūn)的意思:指君主或统治者的宠臣、亲信。

地根(dì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基或基础。

典仪(diǎn yí)的意思:典仪是指典范的仪态和礼仪规范。形容人的举止得体、庄重,符合礼仪规范。

二水(èr shuǐ)的意思:指同一水域中的两条水流,比喻相互不相容、势不两立的两个团体或势力。

红云(hóng yún)的意思:红云是指红色的云彩,比喻事物兴盛的景象或美好的前景。

佳兆(jiā zhào)的意思:好的预兆或良好的兆头

灵秀(líng xi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聪明、灵活、机智。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翘首(qiáo shǒu)的意思:指仰望、期待

晴昊(qíng hào)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明亮,没有一丝云彩。

山钟(shān zhōng)的意思:比喻声音洪亮、传播广泛。

水发(shuǐ fā)的意思:指头发湿润,形容发丝光亮、柔软。

一代(yī dài)的意思:指同一时代的人或事物。

真源(zhēn yuán)的意思:真正的根源或起因。

钟灵(zhōng líng)的意思:形容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机智灵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长白山的崇敬之情,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山川之灵秀与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首句“名山钟灵秀”直接点明了长白山作为名山的独特魅力和灵气汇聚之处。接着,“二水发真源”暗示了长白山是两条重要河流的源头,进一步强调了其地理与生态的重要性。

“翠霭笼天窟,红云拥地根”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长白山的景象描绘得如梦似幻,翠绿的云雾环绕着山峰,红色的云彩簇拥着山脚,既展现了山色之美,也寓意着吉祥与神圣。接下来,“千秋佳兆启,一代典仪尊”则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赞美长白山,认为它开启了千年的吉祥预兆,尊崇了一代又一代的礼仪与传统。

最后,“翘首瞻晴昊,岧峣逼帝阍”表达了诗人对长白山的仰望之情,以及对它的敬畏之心。“翘首”表示极目远眺,“晴昊”指的是晴朗的天空,“岧峣”形容山势高峻,“逼帝阍”则暗示着长白山接近神灵的居所,体现了对长白山神圣地位的深刻认识和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白山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一神圣之地的崇高敬意和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玄烨

玄烨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竹枝词·其二袁宏道评曰:刘荪州无此奥

笼中鹞子不得出。笼外要入将奈何。

一边虫粘蜘蛛网,一边窗打扑灯蛾。

(0)

戊辰廿有四日尚宾时中宿于圜夜大风雨冰厚尺诘朝得子甘北报走笔遍诸友

梦里分明梦塞鸿,朝来便有鲤鱼通。

话深白榻三人雨,冰断黄河一夜风。

马惫岂堪重蹀躞,乌飞何苦辨雌雄。

云天万里尝嫌窄,恰作庖鸡镇日笼。

(0)

湖严氏有二女其翁以长者许渭继室渭自愆盟顷闻为海寇断其翁臂二女俱被执旋复放还便巳作宛转词怜之后知其长女被执时即自奋堕桥死幼女放还亦死因复赋此宛转词中覆水句正悔愆盟也

讶道自愆盟,天成烈女名。

生前既无分,死后空馀情。

粉化应成碧,神寒俨若生。

试看桥上月,几夜下波明。

(0)

问军中之系于国用

吾宗异秦赢,秉德嗜仁义。

绵延值盛明,仩版颇齿齿。

先人秉鱼须,联蝉及诸季。

列秩下大夫,往往有三四。

迨及贤科书,至今时一缀。

万木有荣凋,一体互强脆。

屈指四纪来,挛痹剧一臂。

耕者鬻其锄,贾者降为侩。

士者无一人,慵者倚而待。

饱者幸免饥,饥者幸未丏。

至论胤嗣间,十室九蜂虿。

墓寝蒸礿时,顾影兀孤介。

甚者乏继承,馁鬼满蒿薤。

余虽有两儿,性颇仇简册。

饮牛未渴辰,按项不能俛。

缘兹伤后昆,思欲谱先代。

念彼从戎人,蔓远瓜尚带。

况值用也来,举扣其大槩。

彼衰更倍兹,掷笔为一慨。

(0)

寄王子心葵

葵花似君心,向日解违阴。

葵叶我所愧,有足不能卫。

与君夙相知,把葵吴山时。

今日相思处,南冠絷楚傫。

(0)

竹枝歌十首·其十

江流锦水百花香,落日微吟近草堂。

少陵心苦愁难著,望帝魂消思不忘。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