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其二》
《虞美人·其二》全文
宋 / 毛滂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百花赶定东君去。知与花何处阳春但更买花栽。

留住蜂儿蝶子、等君来。翠轻绿嫩庭阴好。

醉便眠芳草春波如酒不曾空。

谁见东堂日日、自春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春波(chūn bō)的意思:指春天的波浪,比喻春天的景色或春天的气氛。

蝶子(dié zǐ)的意思:蝶子是指蝴蝶的幼虫,比喻人或事物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脆弱阶段。

东堂(dōng táng)的意思:指东方的堂屋,比喻地位显赫、声望极高的地方。

东君(dōng jūn)的意思:指东方的君主,也泛指东方的国家或地区。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蜂儿(fēng ér)的意思:形容人群或事物密集、众多。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留住(liú zhù)的意思:保留、不让离开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曾空(zēng kōng)的意思:曾经存在的空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虞美人(其二)》,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抒情小品,通过对花卉生长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百花赶定东君去。知与花何处。” 这两句是诗歌的开篇,从一个宏大的画面出发,描写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情景。“百花”指代所有的花卉,“东君”即春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里诗人用“赶定”一词形容春风催促花朵绽放的急切情状,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无力感。

“阳春但更买花栽。留住蜂儿蝶子、等君来。” 这两句则从宏观转向微观,诗人提出在阳春之际,再次购置花卉栽培的行为,是为了留住那些蜂儿蝶子,让它们与自己一同期待东君(春天)的到来。这里透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翠轻绿嫩庭阴好。” 这句描绘了庭院中花草初生的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给人以生动美好的感觉。诗中的“翠”字形容的是树木的新叶,“轻”、“绿”、“嫩”共同刻画出植物生长时的柔和与细腻。

“醉便眠芳草。” 这句表达了在这样美好环境中,诗人愿意沉浸于大自然之中,即使是醉酒,也宁愿在芳草间入睡,享受这份宁静与安详。

“春波如酒不曾空。” “春波”指的是春天的水波,这里的比喻意味着春日悠长,宛若美酒,不仅令人沉醉,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这里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谁见东堂日日、自春风。” 最后两句则转向一个具体的空间——东堂,诗人在问谁能看到东堂中日复一日的景象,以及那份属于春天的轻柔气息。这也暗示着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作者介绍
毛滂

毛滂
朝代:宋   字:泽民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生辰:1056——?约1124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你喜欢

和家恭伯韵别曹扬休还涪陵五首·其四

朵颐渠可换灵龟,世事艰如整乱丝。

执手应须细商略,古来成败几枰棋。

(0)

元夕题灯龛四首·其一

绿绮新调正始音,红蕖小放上元灯。

游人莫诮遨头懒,只愿年丰岁事登。

(0)

上元即事四首·其二

昭觉芙蕖万炬红,马蹄无处避香风。

胜游似梦难重省,最忆琼酥点缀工。

(0)

寄梅山顾君际

门掩桑舆昼,炉寒郊岛灰。

山荒无应下,梅瘦等春开。

宇宙归诗眼,功名入酒杯。

思君三日雨,有梦付潮来。

(0)

感皇恩·其二代妹答

画舸白蘋洲,如归故里。老幼欢迎僮婢喜。

较量心事,岁岁春风弧矢。今年称寿处,尤欢美。

嫁得黔娄,苦耽书史。文字流传曾贵纸。

便同黼黻,何似实头龟紫。天公闻此语,应怜许。

(0)

感皇恩·其七淑人生日词

锦告侈脂封,煌煌家宝。偕老之人已华皓。

绿云拥鬓,更没一根入老。但从和晬看,年堪考。

叶是松苗,松为叶脑。禀得松神大都好。

人人戴白,独我青青常保。只将平易处,为蓬岛。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