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君席上海棠赏之二首·其二》
《和君席上海棠赏之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瓶中海棠亦太剧,细小翠拥胭脂深。

秾姿故薰欲醉眼芳信暗传尝苦心

偶逢一枝已自惜,若临全树更须吟。

花时不道无意,一日常半日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日(bàn rì)的意思:半天,一段时间的一半。

不道(bù dào)的意思:不合道理,不符合道德规范

芳信(fāng xìn)的意思:美好的消息或好音信。

海棠(hǎi táng)的意思:指美丽而短暂的事物或景象。

苦心(kǔ xīn)的意思:用心艰苦,努力费心。

日常(rì cháng)的意思:指平时、常常发生的事情或平凡的日子。

无意(wú yì)的意思:没有意识到或没有目的地做某事,不经意的,无意识的。

细小(xì xiǎo)的意思:形容非常小、微小的。

胭脂(yān zhī)的意思:形容女子擦在脸上的红色化妆品,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醉眼(zuì yǎn)的意思:形容眼神迷离,如醉如痴。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和君席上海棠赏之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精致的海棠花图。首句“瓶中海棠亦太剧”,以瓶中美妙绝伦的海棠暗示了花的娇艳与集中,"太剧"二字寓言了花的繁盛超出常规,引人注目。次句“细小翠拥胭脂深”则细致描绘了海棠花瓣的娇嫩与色彩,翠绿的叶丛中,深红的花朵犹如涂抹了胭脂,显得格外诱人。

“秾姿故薰欲醉眼”进一步赞美海棠的浓艳姿态,仿佛香气四溢,足以使人陶醉。“芳信暗传尝苦心”则借花寓意,海棠的芬芳如同传递着深情的信息,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偶逢一枝已自惜,若临全树更须吟”表达了诗人对海棠的喜爱,即使是一枝独秀也值得珍视,若是满树盛开,则更是令人沉醉,忍不住要吟咏赞美。最后两句“花时不道天无意,一日常横半日阴”则感叹花开的时机并非人力所能控制,天气时而晴朗,时而阴霾,增加了观赏的不确定性和珍贵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海棠的美艳与诗人的情感投射,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欣赏和感慨。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卜算子.圣驾幸长安恭纪

舞蹈遍遐方,翔凤游麟见。

太华峰头护彩云,辇路皆天眷。

八百卜年长,宅镐开宫殿。

俯视秦皇与汉高,海外犹荒甸。

(0)

浣溪沙.秋闰逾半,檐雨未休,寐想黄华,媵之此调

天近重阳曙欲霜。淡烟疏雨菊花黄。

相看愈瘦愈能香。

醉倒难寻元亮径,晚间可到魏公堂。

须君同唱满庭芳。

(0)

高阳台.秋夜坐雨

洒竹生凉,弹蕉打碎,萧条早作秋声。

敲破疏窗,耳旁听渐分明。

吟秋不问秋深浅,但挑灯、牵动愁情。

觉愁来、无似秋多,梦也难成。

吹笳况近霜天候,怕江城雁语,沙渚蛩鸣。

人远书迟,萧斋厮傍寒檠。

湿云刚送征鸿过,盼佳音、稳递邮程。

甚因由、耽搁明朝,数遍残更。

(0)

百字令

无才经世,甘蒿莱埋没,漫嗟髀肉。

森木鸣蝉方竞响,蛰羽自潜幽独。

岁月蜉蝣,浮华蚁蠓,难待黄粱熟。

人情勘透,无须遥集悲哭。

向时万紫千红,玉仙洪福。锦簇花团局。

几度秋风秋雨后,剩此霜松雪竹。

蟪蛄朝菌,荣枯一瞬,惹得愁千斛。

勿来饶舌,蒲团一睡应足。

(0)

花发沁园春.榕村小隐图

盥足红泉,劖心白石,几年归隐幽谷。

龛山对牖,渠水穿阶,点染万重乔木。

萱花无恙,先制就、莱衣褶幅。

最好是、荷锸而耕,早收莲稻十斛。风静榕阴昵语。

忆解组潇湘,栗里辞禄。

接䍦倒著,块垒填胸,漫问世间蕉鹿。

金龟换酒,记取胜游宜续。休孤负。

一卷长沙,贾生无限歌哭。

(0)

采桑子

郎行恰被春催去,谩了鹦哥。冷了金鹅。

无限相思逐素波。峰回路转三巴水,西接岷峨。

北接牂牁。待到春来换得么。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