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前临水,丁家旧住山。
苔深僧迹静,松冷鹤巢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水寺庙画面。诗人"贪观眉妩翠",被眼前翠绿的山峦和秀美的眉峰所吸引,停船于碧波荡漾的水面之上。他来到了一座临水的萧寺,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寺庙,丁姓人家曾在此山中居住。
诗人步入寺内,只见青苔覆盖的僧人足迹,显得格外寂静,反映出僧侣们生活的清修与寂寥。松树苍劲,冷风吹过,仿佛能听见孤鹤栖息的哀鸣,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孤寂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虔诚地来到祠堂前,参拜时内心充满敬畏,感到自己的匆忙与世俗行为相比之下有些汗颜。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山水寺庙的深深敬仰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洪水未必能流山,别岛安得居人间。
扶桑夜半光吐焰,铜龙白昼飞尘寰。
初闻其事惊且异,传言岂或流千蛮。
试将图牒为考订,山中记载皆班班。
扶藜喜作山中行,胜处不复愁天悭。
楼台自是人隔绝,峰岫直与天回环。
凭虚搜冥一眺望,日观朱明两山向。
乃知云浮山更浮,二山总在三山上。
从来凡眼不见识,怪怪奇奇千万状。
我疑灵窦皆国宝,不待山人留心匠。
丹崖佛迹直末耳,天巩名山世基仗。
干戈昔为闻马嵬,有坛百尺那能开。
坐中一笑失道士,国势随灭如烟埃。
清庙祀典岁岁举,庆基福地源源来。
愿将此山比南山,歌诗直纪山之隈。
《浮碇冈》【宋·傅烈】洪水未必能流山,别岛安得居人间。扶桑夜半光吐焰,铜龙白昼飞尘寰。初闻其事惊且异,传言岂或流千蛮。试将图牒为考订,山中记载皆班班。扶藜喜作山中行,胜处不复愁天悭。楼台自是人隔绝,峰岫直与天回环。凭虚搜冥一眺望,日观朱明两山向。乃知云浮山更浮,二山总在三山上。从来凡眼不见识,怪怪奇奇千万状。我疑灵窦皆国宝,不待山人留心匠。丹崖佛迹直末耳,天巩名山世基仗。干戈昔为闻马嵬,有坛百尺那能开。坐中一笑失道士,国势随灭如烟埃。清庙祀典岁岁举,庆基福地源源来。愿将此山比南山,歌诗直纪山之隈。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3767c6f969122a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