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方拥崇冈,昔也重嶙峋。
与菊明疏秋,堕桃照秾春。
八荒(bā huāng)的意思:指遍及八方的荒凉之地,形容非常偏远、边远的地方。
比邻(bǐ lín)的意思:比邻是一个代指邻居或者邻近的意思。它用来形容人们之间关系亲密或者相互之间距离很近。
分寸(fēn cun)的意思:指衡量事情轻重得当,处理得恰到好处的能力和度量。
敷纷(fū fēn)的意思:形容事情繁杂、纷乱不清。
嶙峋(lín xún)的意思:形容山峰、岩石等高耸、陡峭的样子。
林光(lín guāng)的意思:指树木茂盛、光彩照人的景象。
面墙(miàn qiáng)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无法回转,面临绝境。
平野(píng yě)的意思:平野指的是平坦的大地,没有山丘或者丘陵。在成语中,平野常常用来形容平静、平稳的状态。
樵牧(qiáo mù)的意思:指贫苦人家为了生活,不得已放弃家园,离开故乡到外地谋生。
僧磬(sēng qìng)的意思:指僧人敲击磬钟的声音,比喻宣扬佛法或道教思想。
通比(tōng bǐ)的意思:比较相似,可以相互类推
养蒙(yǎng méng)的意思:教育培养智慧
意生(yì shēng)的意思:指意义产生,思想萌芽。
自我(zì wǒ)的意思: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意识。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既有山川美景又有人文意境的画面。开篇“左方拥崇冈,昔也重嶙峋”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出山势的雄伟与变化,"昔也"二字增添了一种时光流转的感慨。
接着,“自我护樵牧,林光稍敷纷”写出了诗人亲身经历的田园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之情。这里的“护樵牧”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在山林间放牧,或许是一种隐喻,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以下两句“与菊明疏秋,堕桃照秾春”则通过菊花和桃花的生长季节,描绘出四季更迭的景象。菊花在秋天开放,而桃花则是春天的象征,这里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捕捉了自然界的美丽。
“本求平野立,八荒辩燕秦”一句中,“本求平野立”可能是在表达对宽阔平原的向往,而“八荒辩燕秦”则是通过历史地理的描述,展现了广袤的地理视野和深远的历史感。
诗歌的后半部分:“终限分寸珠,僧磬通比邻。面墙虽养蒙,意生岂名身。”则是一种禅意的流露。"终限分寸珠"可能是指时间有限,珍惜光阴;"僧磬通比邻"则是借用佛教修行者的打坐冥想来表达内心世界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最后两句“面墙虽养蒙,意生岂名身”则是在说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有种种束缚,但内心深处却能超越物质世界,达到一种精神自由的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空间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