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仲连任赵藩审理》
《送李仲连任赵藩审理》全文
明 / 黎民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桐叶随王命丹书侍臣

出关紫气飞盖黄尘

树拥丛台月,花馀邺水春。

从来豪侠地,授简词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关(chū guān)的意思:离开关卡,出境或出城。

词人(cí rén)的意思:指善于作词的人,特指擅长写词的文学家或艺术家。

丛台(cóng tái)的意思:指许多台阶连在一起,形成一片丛生的景象,比喻人多、事多、情况复杂。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丹书(dān shū)的意思:指用丹砂写成的书,比喻文章或书籍非常珍贵和重要。

飞盖(fēi gài)的意思:形容飞速奔驰、迅疾如飞。

豪侠(háo xiá)的意思:指有胆识、有侠义精神的人。

黄尘(huáng chén)的意思:指黄色的尘土或沙土,比喻战乱、动荡或纷乱的局势。

侍臣(shì chén)的意思:侍奉在君主身边的官员。

授简(shòu jiǎn)的意思:指授予别人简章、简要的知识或技能。

王命(wáng mìng)的意思:指君主的命令或旨意。

紫气(zǐ qì)的意思:形容吉祥、光明的气象出现。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民表为友人李仲连赴任赵藩审理官职而作,以桐叶和丹书入题,寓含着朝廷使命的庄重与荣耀。首联“桐叶随王命,丹书遣侍臣”描绘了李仲连接受朝廷重任,由侍臣传达圣旨的场景,显示出其地位的尊崇。

颔联“出关迎紫气,飞盖起黄尘”则通过写李仲连出行时的壮观场面,暗示他此行的重要性和民众的瞩目。"紫气"象征吉祥,"飞盖"则显出行者威仪,"黄尘"则烘托出道路的繁忙。

颈联“树拥丛台月,花馀邺水春”描绘了李仲连任职之地的美景,丛台月色与邺水春花,寄寓着对他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尾联“从来豪侠地,授简尚词人”总结全诗,赞美赵藩之地历来是英雄豪杰辈出的地方,而李仲连作为词人出身,更显其才情出众,适合此地的文治之道。

整首诗以叙事和景物描写相结合,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也展现了对地方文化的赞美,体现了黎民表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才华的肯定。

作者介绍

黎民表
朝代:明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猜你喜欢

金缕曲.晓妆.三十一叠前韵

绿树如酣酒。听流莺、数声庭院,揽人眠否。

娇梦初回罗帐卷,四角香囊垂斗。

未插到、鸾钗树九。

泼了银泥方拢发,倩小鬟、侧镜妆台守。

星靥映、回郎首。东风无力游丝走。

长是爱、碧桃小朵,簪来纤手。

叶似黛眉花似面,湿露一枝浓受。

点檀晕、态生樱口。

绾就盘云新样好,尺鬟高、不似城中丑。

朝噋射、雕栊牖。

(0)

乌夜啼.咏水葱,用葱字韵

琅玕出水玲珑。郁葱葱。好伴莼丝茭叶、雨声中。

竹影织。苔痕湿。颤西风。比似个人眉黛、可相同。

(0)

惜琼花.雨中补种白莲,用张子野韵

莲花白,莲叶碧。带淤泥补种,香冷吟席。

本来清净原无色。好雨终朝,还要终夕。

小池塘,方且窄。涌车轮翠盖,难尽容得。

爱莲人亦情无极。湖上盈盈,更起遥忆。

(0)

沁园春.题位公小照

咄尔何人,长松之下,古柏之间。

看蒲团稳坐,神清落落,布袍长裹,风骨珊珊。

一拂一盂,不鞋不杖,白石如龙草似绵。

低多少,在恒沙小劫,梦泡尘缘。西来踪迹萧然。

犹仿佛、当初面壁年。

曾与谁摩顶,菩提座下,何方行脚,舍卫城边。

辨欲忘时,心将安讫,春绿秋红自在天。

人只见,有茒庵方丈,片席青莲。

(0)

十二时

惹征尘、几年面目,只怕山灵憎我。

赋归去、寻山清坐。孤鹤野猿相和。

涧户平安,山堂无恙,任昼吟宵卧。

把旧日、八尺乌皮,移向篱前,延接高人几个。

回首看、长安道上,名利何人丢过。

用尽巧机,波澜反覆,直是亏他作。

恁蝇头蜗角,还须明眼觑破。

算不如、一邱一壑,且消却闲功课。

石上流泉,松间明月,清福天来大。

咏考槃在陆,不受世人颠簸。

(0)

浣溪纱.邵茗生宣炉汇释题句

接迹宣和博古图。千形万色费描摹。

志泉笺砚此为徒。

自集香方罗众嫭,独敦铜行奉双娱。

炉奴标格胜官奴。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