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二王(èr wáng)的意思:指两位有相同或相似能力的人,常用来比喻两个人的才华、能力等相当。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古意(gǔ yì)的意思:指古代的意义、习俗或观念。
关东(guān dōng)的意思:指东北地区,也指东北方向。
寒蝉(hán chán)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鸣叫的蝉,比喻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奋斗的精神。
邯郸(hán dān)的意思:指虚妄的梦想或幻想,也可以指不切实际的希望或理想。
虎视(hǔ shì)的意思:形容目光犀利、警觉敏锐。
怀古(huái gǔ)的意思:怀念古代的事物或人物,对古代文化产生情感上的依恋和敬仰。
欢如(huān rú)的意思:非常高兴,喜悦如意
会盟(huì méng)的意思:指各方力量为了共同的目标或利益而聚集在一起,进行联合行动。
季世(jì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时节,也可指人世间的事物。
军声(jūn shēng)的意思:军队行进时的声音,也指军队的威严和气势。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灭亡(miè wáng)的意思:完全消亡,彻底毁灭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气义(qì yì)的意思:指一个人言行举止充满正义和勇气。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日来(rì lái)的意思:日子一天天过,时间不断流逝。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苏张(sū zhāng)的意思:指人们互相勉励、鼓励的情景。
台基(tái jī)的意思:指建筑物的基础,也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同日(tóng rì)的意思:同一天发生的事情。
王风(wáng fēng)的意思:指古代君王的风度和风范。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向风(xiàng fēng)的意思:朝着风的方向前进,比喻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
仰成(yǎng ché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成就、才能或品质表示钦佩、敬仰之情。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嬴秦(yíng qín)的意思:指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秦朝的功绩。
游说(yóu shuì)的意思:指通过言辞劝说、劝导他人,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有相(yǒu xiāng)的意思:指有某种特定的样子、特征或特点。
智力(zhì lì)的意思:智力超过常人,非常聪明。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著名(zhù míng)的意思:指非常有名,广为人知的。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作游(zuò yóu)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游玩或旅行。
东诸侯(dōng zhū hóu)的意思:指在东方地区有一定势力和地位的诸侯。
- 鉴赏
这首诗《渑池会盟台》由明代诗人陈琏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渑池会盟的历史场景与深刻寓意。
首句“王风不作游说兴”,以“王风”暗喻王者之风,暗示了历史上的权力斗争与策略运用。接着,“苏张之辈纷纵横”则提到了战国时期的著名说客苏秦和张仪,他们以游说技巧在各国间施展谋略,形象地描绘了那个时代政治格局的复杂与多变。
“区区会盟非一所,独有此台能著名”两句,将视线聚焦于渑池会盟这一特定历史事件,强调了渑池会盟台作为历史见证的独特地位。通过对比,突出了会盟台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忆昔嬴秦誇智力,虎视中原非一日”两句,回顾了秦国崛起的过程,展示了其对中原地区的觊觎之心。紧接着,“关东诸侯多向风,况乃邯郸居咫尺”描述了秦国势力扩张至东方诸侯国,尤其是靠近邯郸的地理位置,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冲突与挑战。
“秦赵二王同日来,会盟直欲登高台”描绘了秦赵两国君主在渑池进行会盟的情景,预示了紧张的气氛与可能的军事行动。瑟声与缶声的交替,象征着和平与战争的交替,而“军声四面欢如雷”则描绘了会盟后军乐齐鸣的场景,尽管表面和谐,实则暗藏危机。
“秦本无心偿赵地,赖有相如多气义”提到的是蔺相如的智勇,他在渑池会上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显示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力量。然而,“奈何季世取灭亡,似怪当时璧为祟”则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反思,暗示了即使有英雄人物的努力,也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
最后,“人间俯仰成千年,台基依旧青山前”感叹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永恒,渑池会盟台虽已历经千年,但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登临怀古意无限,西风满树鸣寒蝉”则表达了诗人登台怀古时的无限感慨,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思考。
综上所述,《渑池会盟台》不仅是一首描绘历史事件的诗歌,更蕴含了对历史、人性、权力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深厚的历史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