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程雪楼黄庭经》
《题程雪楼黄庭经》全文
元 / 张伯淳   形式: 古风

雪楼之中有至人,手持一卷《黄庭经》。

閒居无事心太平,审能行之可长生

鼠须吐英玉螭蟠山阴书仙脱尘凡

传之琬琰坚且完,拓以茧素资陈玄

白黑粲粲可观双瞳炯炯凝注

天君定归俗虑自然全守深固

门中五城十二楼,粉黛当前身之蟊。

被服《黄庭》急回头,长生之方勿外求

古今日月车两轮,昆仑蓬莱晨昏

深藏巾笥灵根,君能宝之可长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黑(bái hēi)的意思:指事物的正反两面,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被服(bèi fú)的意思:指用来覆盖身体的衣服,也泛指军装或制服。

粲粲(càn càn)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光辉耀眼。

长生(cháng shēng)的意思:长期生存,永远存在。

车两(chē liǎng)的意思:指行驶的车辆两旁

晨昏(chén hūn)的意思:指天明和天黑的时候。

陈玄(chén xuán)的意思:指古代人物陈胜和吴广,用以形容胆识过人,勇往直前,敢于挑战强大敌人的精神。

尘凡(chén fán)的意思:指世俗的、尘世间的事物或事务。

螭蟠(chī pán)的意思:形容山势蜿蜒曲折。

当前(dāng qián)的意思:指目前所处的时期或状态。

定归(dìng guī)的意思:确定归宿,找到归宿。

粉黛(fěn dài)的意思:指女子妆饰得体,文雅美丽。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归俗(guī sú)的意思:指人从宗教、僧侣、道士等专门职业回归到尘世间,恢复平凡人的生活状态。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巾笥(jīn sì)的意思:指的是巾帼和衣带。

炯炯(jiǒng jiǒng)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可观(kě gu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现象值得观察、评价或赞叹。

昆仑(kūn lún)的意思:指高山,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大的事物。

两轮(liǎng lún)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或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或两个方面。

灵根(líng gēn)的意思:指人的悟性、才智、天赋等方面的优秀品质。

门中(mén zhōng)的意思:指在某个特定的群体或行业中,处于中间地位或中心位置。

凝注(níng zhù)的意思:聚精会神地注视或关注某事物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全守(quán shǒu)的意思:全面守卫,毫不放松。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深固(shēn gù)的意思:形容根基深厚,稳固牢靠。

事心(shì xīn)的意思:指关心、忧虑、担心。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鼠须(shǔ xū)的意思:指非常短暂的时间或极为微小的事物。

双瞳(shuāng tóng)的意思:双瞳指的是双眼的瞳孔,用来形容眼睛明亮、炯炯有神。

俗虑(sú lǜ)的意思:指因受俗世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烦恼、忧虑。

泰定(tài dìng)的意思:泰然自若,心情平静,不慌不忙。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天君(tiān jūn)的意思:指上天的主宰,也比喻权力极大的人或者组织。

外求(wài qiú)的意思:指通过外部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

琬琰(wǎn yǎn)的意思:形容珍贵的宝玉或美玉。

五城(wǔ chéng)的意思:指围绕中心城市而建的四个附属城市,形容城市规模庞大,繁荣昌盛。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一卷(y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玉螭(yù chī)的意思:指美丽的龙。

月车(yuè chē)的意思:指月亮上的车,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切实际的幻想。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中五(zhōng wǔ)的意思:指在一群人或事物中排名第五,也可指凭借自己的努力脱颖而出。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十二楼(shí èr lóu)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中的最高层,也用来比喻地位高、身份尊贵的人。

五城十二楼(wǔ chéng shí èr lóu)的意思:五城十二楼是指城墙内外的楼阁,形容城市繁荣昌盛。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张伯淳所作的《题程雪楼黄庭经》,描绘了一位隐居于雪楼中的高人,手持《黄庭经》修行,追求长生之道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至人的闲适生活和内心的平和宁静。

“雪楼之中有至人,手持一卷《黄庭经》。”开篇即点明了人物所在环境与身份,雪楼象征着清静与高洁,至人则暗示其非凡的修为与境界。手持《黄庭经》,不仅揭示了其修行的法门,也预示了其追求长生的志向。

“閒居无事心太平,审能行之可长生。”进一步描述了至人生活的状态——在无事的闲居中,内心保持平静与和谐,通过实践《黄庭经》中的道义,可以达到长生的目的。这种对内心的修炼与对外在世界的超脱,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鼠须吐英玉螭蟠,山阴书仙脱尘凡。”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赞美了《黄庭经》的珍贵与神圣。鼠须笔书写出的文字如同玉龙蜿蜒,山阴书仙则象征着超越世俗的智慧与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传之琬琰坚且完,拓以茧素资陈玄。”强调了《黄庭经》的传承与保存,琬琰代表了珍贵与完美,茧素则是制作经文的材料,通过这些手段保证了经文的完整与流传。

“白黑粲粲久可观,双瞳炯炯常凝注。”描绘了至人阅读《黄庭经》时的情景,黑白分明的文字在眼前闪耀,双瞳明亮专注,体现了其对道义的深刻理解和持续的探索。

“天君泰定归俗虑,自然神全守深固。”表达了至人通过修行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和谐,摆脱了世俗的忧虑,自然地保有了精神的完整与稳固。

“门中五城十二楼,粉黛当前身之蟊。”运用神话般的想象,将至人居住的雪楼比作仙境,五城十二楼象征着理想的生活与精神的追求,而“粉黛”则暗喻世俗的诱惑与干扰。

“被服《黄庭》急回头,长生之方勿外求。”鼓励人们直接从《黄庭经》中寻找长生之道,无需向外寻求,强调了内在修行的重要性。

“古今日月车两轮,昆仑蓬莱无晨昏。”借用古代神话中的昆仑与蓬莱,以及日月车的意象,表达了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以及追求长生的永恒主题。

“深藏巾笥培灵根,君能宝之可长生。”最后,诗人呼吁读者珍藏《黄庭经》,将其视为培育精神根基的宝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生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至人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对《黄庭经》价值的赞颂,传递了道家追求内心平和、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理念,同时也蕴含了对知识传承与个人修养的重视。

作者介绍

张伯淳
朝代:元

张伯淳(1242—1302),字师道,号养蒙,崇德(今浙江桐乡)人。祖父张汝昌,官至迪功郎,与石门酒官张子修为邻,两家并有池馆园林之胜,号东西园,结社觞咏,时称东西二张。父张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累官朝议大夫、崇德开国男。与赵孟頫为中表,人物相望。张伯淳9岁举童子科,以父荫铨迪功郎、淮阴尉,改扬州司户参军。 
猜你喜欢

卷末偶题三首·其二

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

如今寒晚无功业,何以胜任国士知。

(0)

送钱拾遗归兼寄刘校书

墟落岁阴暮,桑榆烟景昏。

蝉声静空馆,雨色隔秋原。

归客不可望,悠然林外村。

终当报芸阁,携手醉柴门。

(0)

续姚梁公坐右铭

善为尔诸身,行为尔性命。

祸福必可转,莫悫言前定。见人之得,如己之得。

则美无不克,见人之失。如己之失,是亨贞吉。

反此之徒,天鬼必诛。福先祸始,好杀灭纪。

不得不止,守谦寡欲。善善恶恶,不得不作。

无见贵热,谄走蹩躠。无轻贱微,上下相依。

古圣著书,矻矻孳孳。忠孝信行,越食逾衣。

生天地间,未或非假。身危彩虹,景速奔马。

胡不自彊,将升玉堂。胡为自坠,言虚行伪。

艳殃尔寿须戒,酒腐尔肠须畏。

励志须至,扑满必破。

非莫非于饰非,过莫过于文过。

及物阴功,子孙必封。无恃文学,是司奇薄。

患随不忍,害逐无足。一此一彼,谐宫合徵。

亲仁下问,立节求己。

恶木之阴匪阴,盗泉之水匪水。

世孚草草,能生几几。直须如冰如玉,种桃种李。

嫉人之恶,酬恩报义。忽己之慢,成人之美。

毋担虚誉,无背至理。恬和逊畅,冲融终始。

天人之行,尽此而已。丁宁丁宁,戴发含齿。

(0)

湖头别墅三首·其一

梨栗鸟啾啾,高歌若自由。

人谁知此意,旧业在湖头。

饥鼠掀菱壳,新蝉避栗皱。

不知江海上,戈甲几时休。

(0)

送僧归南康

壳壳学得律,还乡见苦情。

远思芳草盛,不入楚山行。

帆入汀烟健,经吟戍月清。

到乡同学辈,应到赣江迎。

(0)

送少年禅师二首·其二

万水千山一鹤飞,岂愁游子暮何之。

古今此著无人会,王积新输更不疑。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