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文会轩为句容司训摇昌赋》
《文会轩为句容司训摇昌赋》全文
明 / 王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红杏花香槐树阴,焚香长日青襟

心通秘检从教问,口诵遗文不待寻。

暮雨自滋阶下草,春风时动壁间琴。

愧予衰朽天禄独对青藜夜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长日(cháng rì)的意思:时间长,指日子过得很慢或很长久。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独对(dú duì)的意思:单独面对,没有帮助或支持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槐树(huái shù)的意思:比喻人的智慧和才能。

口诵(kǒu sòng)的意思:口头背诵。

秘检(mì jiǎn)的意思:秘密检查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青藜(qīng lí)的意思:指年轻人、青年人。

青襟(qīng jī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衣襟,比喻年轻有为、有才华的人。

树阴(shù yīn)的意思:指树木的阴凉处。

衰朽(shuāi xiǔ)的意思:衰落、腐朽、衰败

天禄(tiān lù)的意思:指天赋的才能和福祉。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坐夜(zuò yè)的意思:通宵工作或学习到深夜。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文会轩为句容司训摇昌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画面。首句“红杏花香槐树阴”以春天的景象开篇,红杏花开,槐树成荫,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接下来,“焚香长日对青襟”则展现出读书人专注研读的场景,焚香静心,整日沉浸在书卷之中。

“心通秘检从教问,口诵遗文不待寻”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无需刻意寻找,心中自能洞悉秘奥,口诵经典如行云流水。接着,“暮雨自滋阶下草,春风时动壁间琴”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寓言时光流转,暗示了生活的平淡与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愧予衰朽登天禄,独对青藜坐夜深”,诗人感慨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得以享受学术之乐,独自在青藜灯下苦读,直至深夜,流露出对知识的敬畏和对学术追求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事,展现了作者在文会轩中静心研读、追求学问的场景,以及对自身境遇的谦逊和对学术的热爱。

作者介绍

王洪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中秋十三夕自白堤赴李仲木约同诸公坐月宿灌溪老师斋中

素景澹空际,予心偶同秋。

棹烟复谐约,采月停樛流。

晶气沐寥汉,馀怀憺芳洲。

倾觞属神契,列簟为醉谋。

梦凉疾亦苏,信宿维兰舟。

(0)

过苍梧赠梁兆瑚明府·其二

自我鸡坛盟,因君为矩彟。

十载蓬累间,文义资然诺。

韬藏轮囷奇,不肯居篱落。

叱驭奋天衢,六辔驱皇驳。

经术待中兴,轸念先民瘼。

岩邑赖拮据,炎洲暂荒度。

火山剑始硎,冰井缨斯濯。

爰书鸟迹中,琴曲庭花落。

吏循兼似隐,仕道优而学。

缅怀清静理,勋业归麟阁。

(0)

闽艚行

闽艚如山压云澨,海金新铸东南尉。

峤隅一夜蟹稻空,输向沧波淼无际。

待哺百万惜断烟,泣尽釜珠与然桂。

鹄形蜂目馋少年,忍死生惊伯有厉。

充衢语难践妖言,四月穗城当昼闭。

巡方使者久淹留,猿鹤已化沙虫愁。

短垣先隃二千石,下堂更见搂诸侯。

沸腾飙戾如水火,有司安得承干掫。

灼熏不异毡裘长,毁裂翻为冠冕羞。

谁信蕴隆苏解泽,旬宣能慰杞人忧。

(0)

村居春日

青山白水寄閒身,一度花开一度春。

荏苒时光残短鬓,寻常酒债略东邻。

看篁后苑禽声巧,把钓前溪月色新。

梓里近来伤世故,惟予高卧不知晨。

(0)

春日游北山三贤祠寄怀郑师

出郭恣吟眺,蹑屐北山阿。

芳树鸣仓庚,曲池扬文波。

石径合苔藓,春风吹茑萝。

逶逦大道傍,新祠郁嵯峨。

飞甍矗虹霓,翠霭四壁多。

中祀三先生,名德永不磨。

缅怀朱邸客,曾此驻鸣珂。

两楹揭丽藻,高榜挥银戈。

贱子陪后乘,握手同婆娑。

班荆泛羽觞,不嫌醉颜酡。

襜帷日以隔,邈若山与河。

因风寄长臆,伸纸难缕覼。

(0)

寿钟台刘明府兼贺举子

汉家中垒业,父子世传经。

掌摘金茎露,光分太乙星。

趋朝衣傍紫,著论汗犹青。

预识论勋日,应卑麟阁名。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