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党二首·其二》
《上党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叶士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天下劲兵处,严疆自古凭。

虹鳞卷飞旆,兽角断悬绳。

三辅真肩脊,河东股肱

至今使节,犹得义阳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股肱(gǔ gōng)的意思:股肱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思是腿和臂膀,比喻亲密的朋友或亲人,也指得力的助手。

河东(hé dōng)的意思:指被人遗忘或忽视的地方或人物。

劲兵(jìn bīng)的意思:指勇猛有力的战士或军队。

三辅(sān f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三个辅助行政区域,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区域。也指古代官府的三个辅助机构,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机构。

使节(shǐ jié)的意思:指派出使者前往他国,进行外交活动或传递信息的行为。

兽角(shòu jiǎo)的意思:指狡猾狠毒之人。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下劲(xià jìn)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或行动开始变得有力、有劲,充满动力。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上党的战略重要性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军事地位。开篇“天下劲兵处,严疆自古凭”点明上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强调其地理位置的战略价值。接下来“虹鳞卷飞旆,兽角断悬绳”运用生动的比喻,将上党地区的防御工事比作如彩虹般壮观的旗帜和兽角般的坚固绳索,形象地展现了其坚不可摧的防御力量。

“三辅真肩脊,河东旧股肱”进一步强调了上党在古代对中原地区的重要性,将其比作支撑三辅(即长安、洛阳、开封所在的区域)的脊梁和河东地区的支柱,凸显其在维护国家稳定与安全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最后,“至今唐使节,犹得义阳称”则以唐朝为例,说明即使在历史的更迭中,上党依然以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深刻表达了上党地区在国防和历史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展现了诗人对这一地区深厚的历史情感和高度的评价。

作者介绍

叶士宽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发自段桥至龙潭三首·其三

积铁崖根拥,喷琼地脉侵。

江山生处僻,车马入来深。

虎落三家店,渔矶万柳阴。

小安成旅次,风半复幽寻。

(0)

七里濑

孤舟落何处,山水四周遭。

水斗潆洄急,山含寂寞高。

中流明彩蛤,夹筱坠苍猱。

游者非康乐,长吟亦自豪。

(0)

诸同人携榼来就吾家贺余举子戏成杂言一章

庭树婆娑生意发,一寸春枝出槎蘖。

庞眉书客报添丁,酒社诗朋日来聒。

长腰米斗五百钱,破灶湿苇寒无烟。

烟生炉中正拔箦,?酒三瓶携到宅。

长鱼细菜堆满席,塞破茅斋惜不得。

君不见浔阳五柳翁,又不见杜陵诗瘦客。

名父声名满人耳,通子骥子无颜色。

我今老大困泥滓,落落长身惟牧豕。

后进争呼丈人行,先生祝作商瞿子。

以兹怀抱恶无比,不望石麟兼凤觜。

但求郎罢稳称呼,便觉阿囝胜虫豸。

侯生张生心相于,谓我老蚌真生珠。

倾筐代作汤饼集,折简遍致高阳徒。

坐中夏生吾畏友,四十明珠为我寿。

上言嘉庆溢门闾,下谑琼枝映蒲柳。

我笑酌君一大盆,君家虎子已飞奔。

烧灯共持蓬箭舞,洗掌独少犀钱扪。

忽忆小时剧作恶,骑残竹马留墙角。

三十年来驹过隙,又以生男烦合醵。

生男似我已蹉跎,他年男大当如何。

三间老屋须教守,十角耕牛未厌多。

与吾玄,意表事,携鹿门,太早计。

阿翁懒惰信天公,且向醉乡谋一醉。

(0)

和移居二首·其一

我营蜗牛庐,君乃推大宅。

暑借竹柏阴,寒庇风雨夕。

一从懒惰来,事事避形役。

不能理墙屋,幸许均茵席。

身非漆园吏,蘧庐如夙昔。

来此诚偶尔,去彼非荡析。

(0)

和读山海经·其十

琅花非一叶,丹垆满山海。

散形入空虚,无在无不在。

十试一不过,退落俄成悔。

风火诚可惜,日月不相待。

(0)

和咏二疏

仕宦如饮酒,酒半当辞去。

环坐式号呼,宁复有佳趣。

二疏昔在汉,抗志黄鹄举。

天子重元寮,储君惜贤傅。

蜚遁竟超然,叹息动行路。

便便夸毗子,登陇左右顾。

进慕钟鼎膻,退邀朋党誉。

白首缨华簪,此岂真急务。

陶公弃五斗,千载符风素。

高车感倾覆,旷语发深悟。

伊余老匹夫,无复羁绁虑。

富贵倘不免,斯理久昭著。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