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潭连菊岸,桃李映成蹊。
桡度菱根反,船去荇枝低。
这首诗描绘了泛舟芜湖时所见的自然美景,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丰富的想象。
首句“桂潭连菊岸”,以桂潭与菊岸相连起笔,营造出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暗示了环境的静谧与美丽。接着,“桃李映成蹊”一句,通过桃树和李树的花朵映照在小径上,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石文加濯锦,云飞似散圭”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石头上的纹理比作被水洗过的锦缎,云彩则如同散落的玉圭,形象地描绘了石与云的独特美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桡度菱根反,船去荇枝低”描绘了划船时的情景,菱根在船桨划过时轻轻摇晃,荇枝在船行过时微微低头,生动展现了水面上的动态美。
最后,“帆随迎雨燕,鼓逐伺潮鸡”两句,通过帆随燕舞、鼓声随着潮鸡的节奏,巧妙地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得淋漓尽致,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感知,也表达了他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泛舟芜湖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欣赏,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作品。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
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
百二山河空壮。
底事中原尘涨。
丧乱几时休。
泽畔行吟处,天地一沙鸥。
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
临风酹酒,堪笑谈话觅封侯。
老去英雄不见。
惟与渔樵为伴。
回首得无忧。
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
缥缈九仙阁,壮观在人间。
凉飚乍起,四围晴黛入阑干。
已过中秋时候。
便是菊花重九。
为寿一尊欢。
今古登高意,玉帐正清闲。
引三巴,连五岭,控百蛮。
元戎小队,旧游曾记并龙山。
闽峤尤宽南顾。
闻道天边雨露。
持橐诏新颁。
且拥笙歌醉,廊庙更徐还。
雨断翻惊浪,山暝拥归云。
麦秋天气,聊泛征棹泊江村。
不羡腰间金印,却爱吾庐高枕,无事闭柴门。
搔首烟波上,老去任乾坤。
白纶巾,玉尘尾,一杯春。
性灵陶冶,我辈犹要个中人。
莫变姓名吴市,且向渔樵争席,与世共浮沈。
目送飞鸿去,何用画麒麟。
露下菱歌远,萤傍藕花流。
临溪堂上,望中依旧柳边洲。
晚暑冰肌沾汗,新浴香绵扑粉,湘簟月华浮。
长记开朱户,不寐待归舟。
恍重来,思往事,搅离愁。
天涯何处,未应容易此生休。
莫问吴霜点鬓,细与蛮笺封恨,相见转绸缪。
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