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人(ān rén)的意思:指使人满意、安心,使人安定下来。
苞桑(bāo sāng)的意思:比喻尚未开放、未得到普遍认可的事物。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惴惴(zhuì zhuì)的意思:形容心神不安,恐惧不安。
存神(cún shén)的意思:保持专注、集中精神
福堂(fú táng)的意思:福堂指的是充满着幸福和吉祥的地方。
膏明(gāo m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非常聪明。
过知(guò zhī)的意思:过去的事情已经知道了。
何伤(hé shāng)的意思:表示没有什么可伤心或可悲的事情
矜矜(jīn jīn)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自负、得意的样子。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陵迟(líng chí)的意思:指行动迟缓,拖延时间。
莫如(mò rú)的意思:没有比...更好的了
谋度(móu dù)的意思:谋划计策,筹划计谋。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事因(shì yīn)的意思:指事情的原因或根源。
谓何(wèi hé)的意思:表示疑问,询问原因或目的。
委蛇(wēi yí)的意思:指人言语或行为虚伪,不真实。
无过(wú guò)的意思:没有过错,没有过失
相轧(xiāng zhá)的意思:指互相争斗、争执不休。
修身(xiū shēn)的意思:修身是指修养个人品德和道德,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朽索(xiǔ suǒ)的意思:指旧绳索,比喻破烂不堪、不可依赖的东西。
炫名(xuàn míng)的意思:以名声为傲,炫耀自己的名气。
义正(yì zhèng)的意思:指言辞正直,主张正确,行为合乎道义。
知足(zhī zú)的意思:知道满足,知道知足常乐。
知者(zhī zhě)的意思:知识渊博的人,通常指有见识、智慧和学问的人。
止谤(zhǐ bàng)的意思:制止诽谤、辩解诬蔑。
- 鉴赏
这首诗《杂言》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其内容深邃,寓意丰富。
首句“檐前悬铎,毁以声鸣”,以檐前悬挂的铎铃象征着道德与正义的声音,即使被破坏,其声音依然能响彻云霄。接着“堂中秉烛,消以膏明”则比喻在明亮的烛光下,黑暗得以消散,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驱逐无知与愚昧。
“炫名者相轧,斗知者必争”揭示了社会上名利之争的残酷现实,而“谋度于义者斯得,事因于民者可成”则强调了遵循道义和依靠民众力量的重要性。
“民可近不可下,义正我仁安人”表达了对民众的尊重和爱护,以及通过正义和仁慈来维护社会稳定的理念。“趋吉无过知足,止谤莫如修身”教导人们追求幸福应以满足现状为度,避免诽谤的最佳方式是自我修养。
“圣人存神索至,君子泰而不骄”赞扬了圣人和君子的高尚品质,他们内心充实,处世泰然自若。“河以委蛇故远,山以陵迟故高”运用自然现象比喻,河流蜿蜒曲折因而显得遥远,高山逐渐增高才显得高大,暗示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持久性。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告诫人们不要忽视小的伤害,否则可能导致更大的祸患。“祸为德根,忧为福堂”指出祸害是道德的根源,忧虑则是幸福的源泉,体现了逆境中的成长与转变。
“书称朽索,易著苞桑”引用典故,强调文字记载的重要性,如同朽索之绳可以记录历史,易经中的苞桑则象征着智慧与教诲。“矜矜惴惴兮,吾遑敢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谨慎与不安,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道德、智慧、社会、人性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展现了弘历作为一位深思熟虑的君主对于治国理政、个人修养以及宇宙万物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