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芳林(fāng lín)的意思:美好的景色、芬芳的树木。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逢迎(féng yíng)的意思:指为了迎合他人的意思而主动去迎合对方的喜好或者要求。
含风(hán fēng)的意思:含有风的味道或特征。
花气(huā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温文尔雅。
岚光(lán guāng)的意思:指山间云雾散开后,阳光透过云雾洒在山间的景象。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样子。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天街(tiān jiē)的意思:指天空中的道路,比喻极高的境地或理想境界。
未入(wèi rù)的意思:未曾进入或未达到某个境界或状态。
瑶京(yáo jīng)的意思:指非常美丽的宫殿或城市。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云门(yún mén)的意思:指门上有云气,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
真侣(zhēn lǚ)的意思:真正的伴侣,真心相爱的夫妻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均州前往太和行驰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的描写。
首联“百里天街石路平,游人指点近瑶京。”以“百里”形容路程之长,“天街”与“石路平”营造出道路的壮阔与平整,暗示了旅途的顺畅。“瑶京”则借指目的地的尊贵与美好,通过游人的指点,增添了对即将到达之处的期待与向往。
颔联“芳林隔水闻花气,虚谷含风有鸟声。”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芳林”与“花气”,以及“虚谷”与“鸟声”,展现了沿途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水边的树林中传来阵阵花香,山谷间随风传来鸟鸣,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活力。
颈联“衣上岚光千片落,帷前山色数峰晴。”转而描写诗人自身的感受。岚光是指山间雾气在阳光照耀下形成的光影效果,千片落形象地表现了这种光影的细腻与丰富。山色数峰晴则描绘了晴朗天气下山峦的美丽景象,诗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
尾联“逢迎道左多真侣,未入云门觉思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在旅途中遇到的“真侣”(真诚的朋友或同路人),以及还未到达目的地(云门,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或境界)时已感受到的“思清”,暗示了旅途中的相遇与思考为诗人带来了心灵的净化与启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旅途经历的深刻体会,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追求精神清静与内心纯净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归山后家园萧飒甘旨缺供,太夫人见怜每食减啬,乙卯十月为二子璈璥析箸,怆然几筵永志馀痛
切肉作羹,母呼进菜。侍侧劝餐,母匕不再。
獭能报本乌返哺,夕膳晨羞阙供具。
母曰汝贫,毋以我故。加豆盈觞,匪行我素。
俄焉空庭感风树,为丰为啬总不御。吁嗟乎!
儿无母哺哺于儿,抚兹怀棬双泪垂。
沈孝子行
我友有子称小凤,少岁六经熟磨砻。
忘身竟以死孝传,千古人伦作桴栋。
孝子陈情救乃翁,乃翁得旨还天中。
昨岁母殡值邻火,扑灭不觉麻衣红。
麻衣红,不可褫,宁死肯任母殡毁。
头焦额烂肤不完,殡宫获全孝子死。
孝子曾补《两笙》诗,《南陔》《白华》有新词。
居身洁白守庭训,循陔乃厄南宫离。
我闻客位之殡涂且肂,攒至西序预火备。
此礼废坠千百年,致令孝子蹈炎炽。
我友哭子几丧明,邦人请旌留孝名。
登危临深古所戒,成仁取义非过情。
读书要在持大节,至行煌煌如火烈。
旌庐令典金石光,精神不逐劫灰灭。
《沈孝子行》【清·吴廷华】我友有子称小凤,少岁六经熟磨砻。忘身竟以死孝传,千古人伦作桴栋。孝子陈情救乃翁,乃翁得旨还天中。昨岁母殡值邻火,扑灭不觉麻衣红。麻衣红,不可褫,宁死肯任母殡毁。头焦额烂肤不完,殡宫获全孝子死。孝子曾补《两笙》诗,《南陔》《白华》有新词。居身洁白守庭训,循陔乃厄南宫离。我闻客位之殡涂且肂,攒至西序预火备。此礼废坠千百年,致令孝子蹈炎炽。我友哭子几丧明,邦人请旌留孝名。登危临深古所戒,成仁取义非过情。读书要在持大节,至行煌煌如火烈。旌庐令典金石光,精神不逐劫灰灭。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1767c6e65708a48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