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人知花近楼,淞江一卧廿经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尘(bīng chén)的意思:指战争的烽烟和尘土,也用来比喻战争的残酷和破坏。
不敌(bù dí)的意思:不及,不胜
得无(dé wú)的意思:没有不...的
兜鍪(dōu móu)的意思:形容人们争斗或战斗时头盔相撞的声音,也用来比喻争斗或激烈竞争的情况。
故邱(gù qiū)的意思:指因重返旧地而感叹时光流转、事物变迁的情感。
海人(hǎi rén)的意思:指在海上工作或生活的人。
寒日(hán rì)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或寒冷的日子。
黉宇(hóng yǔ)的意思:黉宇指的是仰望星空,抬头仰视天空的意思。也可引申为追求梦想,追求更高目标的精神。
鞠草(jū cǎo)的意思:表示向别人低头道歉或请求原谅。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王室(wáng shì)的意思:指皇室、王族,也泛指统治者或权贵阶层。
卧碑(wò bēi)的意思:指立碑时,一侧倒在地上的石碑。比喻文化事物的衰退或不被重视。
无成(wú chéng)的意思:指没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厌兵(yàn bīng)的意思:指对军队或军事活动感到厌烦,不愿意参与。
壮猷(zhuàng yóu)的意思:形容气势雄伟、威武壮丽。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陈宝琛所作,题目为《庸庵尚书用瓯北先生韵重游泮宫诗徵和寄答四律(其三)》。诗人以四海人为视角,描绘了自己在淞江寓居多年,经历了许多变迁。他感叹岁月如梭,梦境中仍追寻昔日王室的荣光,对战乱中的兵尘深感厌倦,渴望回归故乡的宁静。
诗中提到学校(黉宇)可能荒废,学士的儒冠不再与武将的头盔抗衡,暗示了世事沧桑,文治武功各有其时。最后,诗人提及孩子们还能背诵碑文,但又有谁能理解他深藏的壮志豪情?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未竟事业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五游咏
九州不足步,愿得凌云翔。
逍遥八纮外,游目历遐荒。
披我丹霞衣,袭我素霓裳。
华盖芬晻蔼,六龙仰天骧。
曜灵未移景,倏忽造昊苍。
阊阖启丹扉,双阙曜朱光。
徘徊文昌殿,登陟太微堂。
上帝休西棂,群后集东厢。
带我琼瑶佩,漱我沆瀣浆。
踟蹰玩灵芝,徙倚弄华芳。
王子奉仙药,羡门进奇方。
服食享遐纪,延寿保无疆。
咏古
桃李艳春日,松析黯无光。
贞心结千古,誓不随众芳。
风云一朝变,天地为苍苍。
有明盛坛坫,七子互腾骧。
牛耳执王李,才高气愈扬。
仰视高秦汉,府窥藐宋唐。
指挥籍湜辈,匍匐邾莒行。
震川老举子,茅屋荒江旁。
言招故生徒,讲学称先王。
势焰固不敌,名声讵相当。
云何百世下,中天吐寒芒。
古今几作者,身晦道乃昌。
祧祔有定论,翕赫安可常。
赴济阴留别一公
近别君莫嗟,远别君莫惜。
往来天壤间,谁为不相识。
十年几相别,日月虚弃掷。
见君长江口,已作胡眼碧。
别君广陵城,妙语摧霹雳。
今别知几时,复念驹过隙。
坐成千里阻,当有片言益。
不劝君爱身,不劝君强食。
劝君以勇决,万事要努力。
愚夫之所欣,智士之所戚。
譬如醉而颠,亦有傍震虩。
声色纠缠人,万劫困封植。
本自骄惰生,亦以因循得。
实惟招侮慢,岂止碍空寂。
居然耳目内,反务化勍敌。
谁能深山中,弄此无孔笛。
芳草变萧艾,每为长太息。
如公定不然,此语当谩忆。
何妨膏腴地,更论去荆棘。
君看一壶用,亦有千金直。
《赴济阴留别一公》【宋·吕本中】近别君莫嗟,远别君莫惜。往来天壤间,谁为不相识。十年几相别,日月虚弃掷。见君长江口,已作胡眼碧。别君广陵城,妙语摧霹雳。今别知几时,复念驹过隙。坐成千里阻,当有片言益。不劝君爱身,不劝君强食。劝君以勇决,万事要努力。愚夫之所欣,智士之所戚。譬如醉而颠,亦有傍震虩。声色纠缠人,万劫困封植。本自骄惰生,亦以因循得。实惟招侮慢,岂止碍空寂。居然耳目内,反务化勍敌。谁能深山中,弄此无孔笛。芳草变萧艾,每为长太息。如公定不然,此语当谩忆。何妨膏腴地,更论去荆棘。君看一壶用,亦有千金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8067c66af90d868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