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二仲(èr zhòng)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两个人中,排行第二的人。
梵声(fàn shēng)的意思:指佛教的声音或音乐,也比喻美妙的音乐声。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伏枕(fú zhěn)的意思:指睡觉时枕在脑后的枕头,比喻心中有事情想不开导致睡眠不安宁。
高斋(gāo zhāi)的意思:指高屋建瓴、高人一等的书斋。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留滞(liú zhì)的意思:停滞不前,无法前进或发展。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松涛(sōng tāo)的意思:形容松树随风摇曳的声音,比喻声势浩大、声音洪亮。
逃名(táo míng)的意思:逃避罪责或名誉的责任。
竹径(zhú jìng)的意思:指狭窄而幽静的小径。
浊酒(zhuó jiǔ)的意思:指酒中的浑浊物质,比喻不纯洁、不高尚的行为或品质。
- 鉴赏
这首明代佘翔的诗《张子明马一卿过山居有作走笔答之》描绘了诗人滞留江东时,好友张子明和马一卿来访的情景。他们不期而至,使得诗人得以暂时从俗世的忧虑中解脱,寓居山间享受宁静的生活。
"留滞江东客"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漂泊状态,"何来宿北城"则惊喜于友人的到来,使得原本的孤独有了温暖的陪伴。"高斋堪伏枕",诗人形容自己的住处虽简陋,却足以安眠,反映出他对山居生活的满足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浊酒且逃名",借酒抒怀,表明诗人有意避开世俗的纷扰,通过饮酒寻求心灵的宁静。接下来的"竹径分秋色,松涛杂梵声",以自然景色烘托出清幽的氛围,竹林与松涛增添了诗意,梵声则暗示了僧侣或佛教的元素,增添了禅意。
最后两句"风流非二仲,谁过蒋元卿",诗人将自己与古代贤人二仲相提并论,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暗示来访的好友张子明和马一卿具有高尚的品格,能与蒋元卿(可能是一位著名的人物)相媲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他超脱尘世、追求隐逸生活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