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将斯邈拟,尚觉近雕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裁成(cái chéng)的意思:指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调整。
雕虫(diāo chóng)的意思:形容过分追求琐细小事,而忽略大局。
方圆(fāng yuán)的意思:指范围、界限之内。
规矩(guī ju)的意思:指行为准则、规则,也指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原则。
金资(jīn zī)的意思:金钱和财富。
矩方(jǔ fāng)的意思:矩方指的是矩形和正方形,也代表了正直和公正。
神明(shén míng)的意思:指神灵或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智慧或超凡的能力。
天工(tiān gōng)的意思:指超凡脱俗的技艺或艺术作品。
哲匠(zhé jiàng)的意思:指有着卓越智慧和技艺的匠人。
智巧(zhì qiǎo)的意思:
(1).机谋与巧诈。《韩非子·扬权》:“圣人之道,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文选·范晔<逸民传论>》:“然而蝉蜕嚣埃之中,自致寰区之外,异夫饰智巧以逐浮利者乎?” 李善 注引《淮南子》:“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及伪之生,饰智以惊愚,设诈以巧上。” 清 汪懋麟 《学士再迭前韵见贻奉答》之三:“吾徒守忠信,智巧将奈何。”
(2).智慧与技巧。 汉 枚乘 《七发》:“於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御之智巧。”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吾﹞乃用工力智巧,剪剔移徙,杂以肥沃药物注灌,花始变而趣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即以夷砲论,非自天降也,非自地出也,不过人之智巧所为耳。”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八章:“他搜索尽了自己所学习过的各样理论、各样工作方法、各样鼓动群众的智巧。”巧夺天工(qiǎo duó tiān gōng)的意思:形容技艺高超,超越人类的能力。
- 鉴赏
这首诗《耆九峰太守属题所刻印谱(其一)》由清代诗人刘绎创作,通过“规矩方圆内,神明变化中”两句,开篇即展现出一种深邃而玄妙的哲学思考。诗人以“规矩方圆”象征着自然法则与人类社会的秩序,而“神明变化”则暗示着超越这些规则的无穷创造力和变化。这种对比,既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又展现了对创新与变革的向往。
接下来,“裁成归哲匠,智巧夺天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这里的“哲匠”不仅指技艺高超的工匠,更是智慧与匠心的化身,他们能够将自然界的奥秘与人类的智慧巧妙结合,创造出超越天工的杰作。这不仅是对工匠技艺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颂扬。
“不有金资砺,安知玉在攻”则以金与玉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艰苦磨砺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才能真正认识到自身潜力的深度与广度,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最后,“徒将斯邈拟,尚觉近雕虫”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这里“斯邈拟”可能是指模仿古人或前人的风格,而“雕虫”则常用来形容微小琐碎的技艺。诗人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不应仅仅停留在模仿或技巧层面,而应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表达与创新,避免陷入浅薄的技艺堆砌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技艺、创新与精神追求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人生深刻的洞察与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光福寺
登登邓尉山,飞搆见古寺。
横割凤冈青,平临锦峰翠。
谁移白银阙,置此佳丽地。
下负巨神鳌,万古永不坠。
草树多攒花,云崖剩题字。
旭日射宝塔,珠光荡如碎。
迎门有老僧,台客不相避。
和南揖就坐,蒲团各分位。
香茗无杂供,居能自清异。
我弹瓦棋盘,彼弄铁如意。
玄言悟三空,心兵欲遐弃。
送钟广州赋得越王台
汉家南越郡,海上起高台。
紫翠朝云映,笙箫落日催。
千秋乐事今消歇,碧榭朱栏台草没。
山鹧空啼榕叶深,荔枝犹待春风发。
太守来游发兴豪,雪山日镜拥溟涛。
右瞰双溪小,回瞻五岭高。
开元宋公韩吏曹,贤声此辈俱翔翱。
别君且尽杯中酒,越王台上应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