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老(dà lǎo)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也可用来尊称长辈。
公实(gōng shí)的意思:公正实在,指言行正直、诚实可靠。
家学(jiā xué)的意思:家庭教育的学问,指在家中接受的教育和学习。
兼之(jiān zhī)的意思:同时具备或兼有两种或多种性质、作用、职责等。
岂特(qǐ tè)的意思:不仅如此,更加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先声(xiān shēng)的意思:先声指的是在开始阶段就显示出声势或取得优势,预示着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行义(xíng yì)的意思:
躬行仁义。 汉 刘向 《说苑·指武》:“纵马 华山 ,放牛 桃林 ,示不復用。天下闻者咸谓 武王 行义於天下,岂不大哉。”《后汉书·鲁恭传》:“今边境无事,宜当修仁行义,尚於无为,令家给人足,安业乐产。”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
(1).品行,道义。《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餘,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史记·酷吏列传》:“始 汤 ( 张汤 )为小吏时,与钱通。及 汤 为大吏, 甲 ( 田甲 )所以责 汤 行义过失,亦有烈士风。” 清 袁枚 《新齐谐·陈圣涛遇狐》:“喜君行义甚高,开我之箱,分文不取,亦足敬也。”
(2).指履历,事迹。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予即爱其( 韦应物 )诗,因考次其平生行义官阀,皆有凭藉始终,可概见如此。” 清 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谨具歷官行义,牒付史馆,俾传循吏者采览焉。”
- 鉴赏
此挽联以高度概括之笔,颂扬了盛康先生的卓越成就与深远影响。上联“署行义年,公实兼之,岂特吾乡称大老”赞其德行与功业并举,不仅在家乡享有“大老”的崇高声誉,更是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展现出非凡的影响力。下联“通天地人,开诸未有,独于家学见先声”则进一步揭示了盛康先生在学术上的博大精深,他能够贯通天地人三才之道,开创前人未有的学术领域,并且在家族学问中率先发出引领之声。整联通过对比和赞誉,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在道德、学术上均有卓越贡献的大家形象,表达了对盛康先生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