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过汶上道中》
《还过汶上道中》全文
明 / 方以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驰驱汶上,流浅壅淤沙。

千里垂柳三春不见花。

望湖名范子,行路朱家

郭外孤蓬振,烟飞太白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驰驱(chí qū)的意思:形容快速奔驰、迅速行动。

垂柳(chuí liǔ)的意思:形容柳树的枝条向下垂,比喻心情低落或失意。

孤蓬(gū péng)的意思:形容孤零零一个人或物,没有依靠和支持。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汶上(wèn shàng)的意思:指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困境。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壅淤(yōng yū)的意思:指水流不畅,堆积阻塞。

朱家(zhū jiā)的意思:指朱氏家族,泛指豪门望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经汶上时所见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与感慨。首句“驰驱过汶上,流浅壅淤沙”开篇即展现出旅途的匆忙与沿途环境的复杂,汶水浅流被淤泥阻塞,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

接着,“千里唯垂柳,三春不见花”两句,诗人将视线拉远,聚焦于千里长河两岸的垂柳,而春天的花朵却未见踪影,这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稍纵即逝的惋惜之情。垂柳的绿意与春花的缺席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情感的深度。

“望湖名范子,行路忆朱家”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范蠡和朱买臣是古代著名的贤士,这里借他们的名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贤者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在行路上的思绪与情感。

最后,“郭外孤蓬振,烟飞太白斜”描绘了城外的景象,孤蓬随风摇曳,烟雾在远处的山峰间飘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或许是对旅途的思考,或许是对于人生道路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汶上道中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作者介绍
方以智

方以智
朝代:明

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汉族,安徽桐城人。崇祯13年进士,官检讨。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广东以卖药自给。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发愤著述同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康熙10年3月,因“粤难”被捕,十月,于押解途中自沉于江西万安惶恐滩殉国。学术上方以智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猜你喜欢

奉寄郑浮丘先辈兼简龙门漫士

阴寒变微暄,泽国东风后。

嘤嘤黄鸟语,袅袅青丝柳。

沧洲二月花正开,沧洲堂上置酒杯。

登堂忽见浮丘面,借门行人何处来。

去年走马朝京阙,臈月都门正飞雪。

客舍偏惊白下春,归心不醉秦淮月。

闻君昔时能远游,飘如黄鹄横九州。

掉头不肯缚尘绶,长啸曾乘踏海舟。

风流况是才名久,健笔雄词世希有。

生事何须负郭田,丈章只在今人口。

击筑邀欢喜盍簪,青山落日孤猿吟。

三更酒醒人散后,惟见月白平湖深。

此时与君情转熟,客里相看不能别。

问我摧残向几秋,离心未忍从头说。

相随相送雁峰头,云散青天碧海流。

送君别来未几日,落花春暮令人愁。

人生万事伤怀抱,那似凄凉不堪道。

旧友凋零半九泉,故园索寞空秋草。

龙门高士更清真,倾盖由来不弃贫。

看君共是青云客,应念悠悠失路人。

(0)

题西村陈氏所藏高待诏水墨四幅·其一

松桂春深野鸟啼,绿萝飞处隐仙梯。

瘦筇好是行来好,云白山青水满溪。

(0)

题赵太祖蹴毬图

天上欢娱蹴画毬,太平应得侍宸游。

龙姿已是黄袍贵,何事军中乐未休。

(0)

为郑彦林题渔樵耕牧四画·其二

谷口云深夕磬微,隔林樵唱数声稀。

兴来一片松萝月,长为清光入夜归。

(0)

林彦衡典教英山余以墨竹寄之因题于上

好是筼筜玉一枝,露寒金薤影离离。

泮林官冷闲看画,知尔家园落梦思。

(0)

为高漫士题支离傲世图

南苑芳菲雨露新,空山寂寞独离尘。

也知樗散非时用,却倚云林冷笑春。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