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之发感叹,庶以知自惩。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池亭(chí tíng)的意思:池亭是指古代宫廷中的小亭子或小楼阁,也用来比喻隐居或退隐的地方。
烦倦(fán juàn)的意思:感到疲劳和厌烦。
感叹(gǎn tàn)的意思:表示惊讶、赞叹、感慨等情感。
火云(huǒ yún)的意思:形容火势熊熊腾起的样子。
襟怀(jīn huái)的意思:指胸怀宽广,心胸豁达,能够容纳众多的事物和人才。
轻罗(qīng luó)的意思:轻薄的纺织品,比喻言语轻佻、行为不庄重。
青灯(qīng dēng)的意思:指年轻时期的学习和求学时光。
三边(sān b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忙于几个事情。
山风(shān fēng)的意思:山风是指山区的风,也用来形容心境高远、胸怀宽广。
午火(wǔ huǒ)的意思:午时的火,指中午时分的阳光或火焰。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炎蒸(yán zhēng)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闷热潮湿。
一青(yī qīng)的意思:表示一种清新、明亮的颜色或状态。
云起(yú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
重衣(zhòng yī)的意思:穿着厚重的衣服。
中堂(zhōng táng)的意思:指家族中的中心人物或地位最高的人。
卓午(zhuó wǔ)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智非凡,聪明过人。
坐中(zuò zhōng)的意思:指在一群人中间占据中心位置或处于主导地位。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六月九日云中行台池亭偶成》描绘了夏日炎炎的场景。首句“卓午火云起,三边且炎蒸”生动地展现了正午时分烈日高照,热浪滚滚的情景,仿佛火云笼罩大地。接着,“薄暮亦烦倦,池亭试閒登”写诗人因炎热而感到疲倦,于是选择傍晚时分来到池亭稍作休息。
“须臾山风来,襟怀爽如冰”描绘了片刻间山风带来的清凉,让人心情舒畅,如同置身于冰凉之中。然而,诗人并未贪图一时之快,意识到天气变化,轻罗不再适用,需要增加衣物保暖。“步还坐中堂,萧然一青灯”则描绘了诗人回到室内,独自坐在明亮的青灯下,心境显得宁静而深沉。
最后两句“因之发感叹,庶以知自惩”,诗人由眼前景象引发感慨,认识到自然规律与人应顺应的道理,借此自我警醒,明白要适时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整首诗通过夏日炎炎与片刻清凉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偈颂十二首·其八
今朝九月初一,打板普请坐禅。
第一切忌瞎睡,直下猛烈为先。
忽然爆破漆桶,豁如云散秋天。
劈脊棒,迸胸拳,昼夜方才不可眠。
虚空消殒更消殒,透过威音未朕前。
咦,栗棘金圈恣交衮,凯歌高贺彻风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