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愁曲》
《无愁曲》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乐府曲辞

短短,苦未足。夜游还秉烛琵琶弦拨无愁曲。

斗鸡开府仪同,无愁天子无穷

欢无穷,起相和

杞人莫自忧天堕,女娲宫中捧石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斗鸡(dòu jī)的意思:指两只鸡相互斗,比喻争斗、竞争。

短短(duǎn duǎn)的意思:短暂的时间或距离

开府(kāi fǔ)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担任地方行政职务。

女娲(nǚ wā)的意思:指女性创造力,形容女性聪明能干,具有创造力和智慧。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杞人(qǐ rén)的意思:形容杞人虑天,无事生非,过分忧虑。

日短(rì duǎn)的意思:指时间短暂,指日子过得很快。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无愁(wú chóu)的意思:没有烦恼、无忧无虑

相和(xiāng hè)的意思:相互协调一致,和谐相处。

仪同(yí tóng)的意思:指仪表举止相同,形容人们的仪态和风度一致。

忧天(yōu tiān)的意思:形容忧虑的心情非常深沉,忧愁不安。

无愁天子(wú chóu tiān zǐ)的意思:形容人无忧无虑,没有烦恼的样子。

鉴赏

这首《无愁曲》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与情感表达。

首句“日短短,苦未足”,以简短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短暂与人生的苦楚,引人深思。接着,“夜游还秉烛,琵琶弦拨无愁曲”,描绘了夜晚人们借着烛光弹奏琵琶,却无一曲能抒发内心的愁绪,暗示了生活的无奈与内心的孤独。

“斗鸡开府鹰仪同,无愁天子欢无穷”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斗鸡、开府、鹰仪同等场景与“无愁天子”的欢愉相对比,讽刺了权贵阶层的荒淫无度与对普通百姓苦难的漠视。

“欢无穷,起相和”,进一步强调了权贵们的欢愉无尽,而这种欢愉背后却是广大民众的痛苦与哀愁。

最后,“杞人莫自忧天堕,女娲宫中捧石坐”,借用典故,以杞人的忧虑与女娲补天的故事,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这里既是对权贵们无忧无虑生活的讽刺,也是对普通民众生活困境的同情与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讽刺、象征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人性弱点的洞察与批判,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熏笼

楚竹制自古,南藤新络丝。

职宜司卧内,法有用疏时。

佳气当衣满,馀香入梦知。

美人看暖后,不复画蛾眉。

(0)

生生园十咏·其十生生堂

好生名大德,岂独在人为。

楚虎曾分乳,冰禽亦护儿。

但期天下活,安问腹中饥。

看子平生意,何忧鬓不丝。

(0)

元日次梁药亭韵

野服垂垂拂野烟,小台闲上望高天。

三城霁色开新朔,十日东风尚旧年。

雪在颠毛元共得,诗如兵律独无前。

知君久谢金门步,茗碗相寻月井边。

(0)

又送王立安二首·其二

金陵虽暂住,不比在他乡。

北望京华近,西流蜀水长。

佳儿娱旦暮,诸弟共文章。

港下多商舶,来书寄数行。

(0)

寄喻赓三

春来频客素馨田,想见高吟百卉前。

琼海罢官唯白发,蜀门归路在青天。

埋名后代还谁赏,廉吏今时不谓贤。

同是旧人君更老,相思遥寄梦熊篇。

(0)

送孔樵岚入都·其一

九州日炎暑,驱马有所之。

岂惜道里遥,念君来几时。

昔来春已徂,今去秋方初。

人生不如鸟,燕燕犹未飞。

鸣蜩息高林,泥潦在中逵。

帝廷玉帛会,于役有恒期。

况闻道维扬,可以觐慈闱。

君亲谊至重,安得顾其私。

匪无良朋恋,行矣勿迟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