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地(běi dì)的意思:北方地区
边声(bi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非常轻微,几乎听不到。
地寒(dì hán)的意思:寒冷的地面,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奉使(fèng shǐ)的意思:按照命令或派遣去做某事。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海外(hǎi wài)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国外地区。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节旄(jié máo)的意思:指节制、谨慎、慎重。原指古代官员在行军时,将旗帜插在节杖上,以示行军的严整。后来引申为行事谨慎、慎重。
金河(jīn hé)的意思:形容河水金色闪耀,喻指美丽壮观的河流。
旌竿(jīng gān)的意思:旌竿指的是旗杆,比喻权势、威严。
楼兰(lóu lán)的意思:指远古西域的一个古代国家,也用来比喻遗迹、遗址等。
年岁(nián suì)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人的年纪增长。
气下(qì xià)的意思:指被气得低头认输、不敢再争辩的样子。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山北(shān běi)的意思:指山的北面或者北方。
戍客(shù kè)的意思:指在边疆戍守的士兵或官员。
霜气(shuāng qì)的意思:指寒冷的气候,尤指初冬时分的寒气。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阳鸟(yáng niǎo)的意思:指晨曦中的鸟儿,比喻希望或光明。
阴山(yīn shān)的意思:指遮蔽阳光的山,比喻阻碍或遮蔽人的前途或发展。
玉塞(yù sāi)的意思:形容珍贵的物品被封存或封存起来的地方。
月团(yuè tuán)的意思:指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
征戍(zhēng shù)的意思:指征兵入伍,出征边疆。
- 注释
- 阳鸟:指春天的候鸟,这里象征着温暖的季节。
阴山:北方山脉。
汉家:指汉朝。
楼兰:古代西域的一个国家。
玉塞:玉门关,古代边关。
朔风:北方的寒风。
金河:指黄河。
边声:边境的军乐或号角声。
旌竿:旗帜的杆子。
海外归书:从海外寄回的书信。
旅鬓:旅途中的白发。
子卿:苏武的字,此处代指苏武。
节旄:古代使者所持的节杖上的饰物,象征使命。
- 翻译
- 阳鸟往南方飞去,阴山之北尽是严寒。
汉朝的征兵远赴边疆,岁月已在楼兰度过。
玉门关外寒风起,金河畔上秋月圆润。
边疆的号角与军乐声中,霜气笼罩着旌旗飘扬。
海外归来的书信断绝,旅人的两鬓已添白发。
苏武依然坚守使命,常常凝视着节旄以示忠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汉家征戍客在边疆的寂寞与孤独。开篇“阳鸟南飞夜,阴山北地寒”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营造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单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汉家征戍客,年岁在楼兰"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是一位被派遣到边疆的士兵,而“年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重,这里的“楼兰”是古代西域地区的一座城池,现在可能指的是新疆的罗布人湖附近,象征着边疆的遥远与荒凉。
"玉塞朔风起,金河秋月团"中的“玉塞”和“金河”都是对边塞自然景观的美化描述,但“朔风”和“秋月”的出现,则又增加了一份冷清和寂静。这里的“团”字用得好,既形容了月亮的圆润,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封闭感。
"边声入鼓吹,霜气下旌竿"则是战事频仍的边疆生活写实,通过军中号角声和旗帜在寒风中的飘扬,传达出一种紧张而又萧瑟的战争氛围。
"海外归书断,天涯旅鬓残"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思念,以及远离家乡、生活艰辛所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磨损。这里的“海外”、“天涯”,都强化了边塞之远,家国之遥。
最后,“子卿犹奉使,常向节旄看”中的“子卿”是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奉使"表示依然在执行着自己的职责,而“常向节旄看”则是诗人在执行任务时,仍旧会不由自主地回望那些代表着军队和战事的旗帜,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忠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自然景象与战争氛围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家国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边疆征戍者的孤独、忠诚与对生活艰辛的无奈接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