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常温(cháng wēn)的意思:指物体的温度在常态下,不冷不热,适宜人体的温度。
赤心(chì xīn)的意思:指心地纯正、忠诚无私。
大观(dà guān)的意思:指宏伟壮观的景象或场面。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洁水(jié shuǐ)的意思:指清澈纯净的水,也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
凛冽(lǐn liè)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严寒凛冽。
庙貌(miào mào)的意思:指外表装饰华丽,但内在却空虚无物的现象。
墓道(mù dào)的意思:指死亡的道路或通往坟墓的道路。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清洁(qīng jié)的意思:保持自身的纯洁和清白,远离污染和恶劣环境。
祀典(sì diǎn)的意思: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仪式。
松楸(sōng qiū)的意思:指人才或才智出众,非常优秀。
英风(yīng fēng)的意思:指英勇的气概和风采,形容人的风度或事物的风味有一种英俊、威武之感。
忠魂(zhōng hún)的意思:指忠诚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彭玉麟所作的《谒余忠宣公墓》,表达了对忠臣余忠宣公的敬仰与缅怀之情。首句“英风凛冽赤心存”,描绘了余忠宣公英勇刚烈的气概和坚贞不渝的忠诚之心。次句“皖伯台前庙貌尊”,写他在皖伯台前的庙宇受到人们的崇高敬仰。
“七载孤城余战血”,叙述了他在艰难困苦中坚守孤城,浴血奋战的历史事迹。接着,“千秋祀典慰忠魂”表达对他的永恒纪念,认为他的精神将永远得到后人的祭祀和安慰。
“寒森墓道松楸老”,通过描绘墓地的肃穆和松楸的老态,渲染出一种庄重而凄凉的氛围。最后一句“声咽江流草木昏”,以江水呜咽和草木昏暗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哀思的情感。
结尾处“请向大观亭畔看,一池清洁水常温”,诗人引导人们在大观亭边,看到那清澈的池水,寓意余忠宣公的精神永垂不朽,如同那常温的清水,长久流传。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赞美了余忠宣公的英勇事迹,又寄托了对他的深深怀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