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凤山韵自述》
《用凤山韵自述》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久矣衰颜渥丹梦魂无复金銮

风高竹秋偏爽,露浥庭莎夜未阑。

笔研废来聊学圃珩璜抱后稳纫兰

老饕不管傍人笑,官粟犹能满意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研(bǐ yán)的意思:指用笔研磨,比喻经过刻苦的努力学习。

不管(bù guǎn)的意思:表示不论什么情况或条件,都不在意或不顾及。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高径(gāo jìng)的意思:指行走的道路高而直。

官粟(guān sù)的意思:指官员以权谋私,贪污公款。

珩璜(h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品质或境况极为优秀、稳定。

金銮(jīn luán)的意思:指皇帝登基,即皇位的象征。

老饕(lǎo tāo)的意思:指对美食非常讲究,有一定见识和品味的人。

满意(mǎn yì)的意思:内心满足,对所得到的东西感到满意。

梦魂(mèng hún)的意思:形容梦境逼真,魂魄离体。

纫兰(rèn lán)的意思:指女子纺纱时手指灵巧,纺线顺利,比喻工作顺利且出色。

衰颜(shuāi yán)的意思:指面容憔悴、苍老的样子。

渥丹(wò dān)的意思:形容事物充满色彩、光亮。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学圃(xué pǔ)的意思:指学问广博的人,形容博学多才的学者。

竹秋(zhú qiū)的意思:指秋天竹子的颜色变黄,暗示事物逐渐进入衰败、衰落的状态。

鉴赏

此诗由明代学者罗钦顺所作,题为《用凤山韵自述》。诗人以自述的形式,描绘了自己年老后的日常生活与心境。

首句“久矣衰颜变渥丹”,诗人感叹岁月流逝,容颜渐老,但内心却依然保持着活力与热情,如同晚霞般红润。接着,“梦魂无复到金銮”一句,表达了对往昔荣华生活的怀念,同时暗示了对权力与地位的淡然态度。

“风高径竹秋偏爽,露浥庭莎夜未阑。”描绘了一幅秋夜清风拂过竹径,露水滋润庭院草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笔研废来聊学圃,珩璜抱后稳纫兰。”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退隐后的日常,虽不再执笔著文,却转而学习园艺,怀抱美玉,编织兰花,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寓意着对高洁品质的坚守。

“老饕不管傍人笑,官粟犹能满意餐。”最后两句,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自嘲,表示自己虽已年老,仍能享受生活,不畏他人非议,即使只是官府提供的粮食,也能感到满足和快乐。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乐观,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流露出对自然、艺术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初六日呈明叔

冷澹清明节,萧疏斑白翁。

不知春事减,但见绿阴重。

坐卧书窗里,阴晴啼鸟中。

年龄故尔似,贫病亦应同。

(0)

久不作诗诗思甚涸春物日盛漫兴三章用常德枣心笔书本不工重复加弱似亦与诗相称云·其二

庭行看萌芽,檐立听呼应。

在物且云然,于我可不竞。

青衫恋五斗,白发间三径。

是岂人之为,绝知吾有命。

(0)

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为赋梅诗且怀斯远成父友弟及五首而晓书呈在伯·其四

婆娑风月隅,窈窕溪山宅。

林园故幽幽,鸥鹭空脉脉。

虽云有逢迎,未易相主客。

桃李自成蹊,岁寒知松柏。

(0)

避雨入总持寺谒澹台子羽墓

濒湖有幽寺,避雨适来过。

吏役毋庸遽,幽寻所得多。

雷祠真诡特,古墓绝微讹。

鸟篆森奇画,龟趺载雅歌。

(0)

题湘乡道中梅花

道上梅花无数株,似能相与慰穷途。

色严不畏晨霜劲,馥剩宁须爱日敷。

落落卒无词客赋,纷纷只了酒家沽。

虽然根本故亡恙,犹愈松明日夜刳。

(0)

蔓菊伶俜不自持,细香仍著野风吹。

少年踊跃岂复梦,明日萧条休更悲。

潭水解令胡广寿,夕英何补屈原饥。

我今漫学浔阳隐,晚立寄怀空有诗。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