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催却牛羊去,向高陇、笛吹村曲。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逢迎(féng yíng)的意思:指为了迎合他人的意思而主动去迎合对方的喜好或者要求。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隔远(gé yuǎn)的意思:比喻办事不得要领,只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而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南亩(nán mǔ)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农作物的田地。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蓬门(péng mén)的意思:指草屋的门,比喻贫苦的家庭。
乔松(qiáo sōng)的意思:指人的行为高尚、品质纯洁,不受外界诱惑而坚守正道。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胜如(shèng rú)的意思:比...更胜一筹,比...更好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田父(tián fǔ)的意思:指一个人只关心自己的私利,而忽视其他人的利益。
威仪(wēi yí)的意思:指人的威严和仪态。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行速(xíng sù)的意思:行动迅速,速度快。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秧针(yāng zhēn)的意思:指善于观察、分辨事物的眼力。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幽独(yōu dú)的意思:形容人处于幽静孤独的境地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真是(zhē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真实性或确实性。
周旋(zhōu xuán)的意思:周旋指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应对,巧妙处理事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浊酒(zhuó jiǔ)的意思:指酒中的浑浊物质,比喻不纯洁、不高尚的行为或品质。
- 鉴赏
这首《疏影》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田园画卷。开篇以“秧针初绿”点明时节,嫩绿的秧苗在蓬门内外高低错落,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春意。接着,“日上山头,风到溪边”,阳光与微风共同勾勒出一幅温暖和谐的画面。农夫荷锄而行,速度不紧不慢,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儿童催却牛羊去,向高陇、笛吹村曲”,孩子们欢快地驱赶着牛羊,走向高高的田野,悠扬的笛声在村庄间回荡,增添了田园生活的乐趣。诗人通过“任野人、无事徘徊南亩,堪娱幽独”一句,表达了对这种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城市红尘隔远,茅檐斟浊酒,胜如醽醁”,与喧嚣的城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乡村的宁静与淳朴更显珍贵。诗人选择在茅檐下饮一杯普通的浊酒,却觉得比名贵的醽醁更加令人陶醉,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但有榆连柳矗,也何用得,乔松修竹”,榆树与柳树紧密相连,虽无乔松修竹的高大,但在诗人眼中,它们同样具有独特的魅力,无需刻意追求外在的华美。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平凡事物的欣赏态度。
最后,“逢迎野老威仪肃,周旋久、爱他朴遫”,诗人与村中的老人相遇,感受到他们的庄重与朴实,长时间的交流中,诗人愈发喜爱这份质朴的生活方式。在“况秋来、高廪千家,真是太平风俗”一句中,诗人展望了丰收的秋天,千家粮仓满盈,预示着社会的繁荣与和谐,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憧憬。
综上所述,《疏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淳朴生活的深深热爱与向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乡村风景画,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理想追求的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黎遂球公车北上
所之无远近,远近在心期。
譬如下种子,所得恒视之。
所以万石弩,不为鼠发机。
黎生负宿慧,早岁得皈依。
一心持戒律,焚修遍六时。
不离文字缘,便欲證菩提。
今晨理宝筏,先我去江湄。
遥瞻极乐国,乃在燕山陲。
吾闻有漏因,不了大修为。
一见宰官身,当作天人师。